帶著疑問葉雙找到了女兒李玫,李玫面對母親的擔心卻表現得坦然多了。她告訴母親說:「這是別人用自己的信息貸的,上次4月貸款還清後就沒再貸了,5月也沒有接到過任何的催款電話」。
聽著女兒的回答,葉雙深信不疑。但是自6月初開始,李玫就不斷收到來自各個貸款公司的打款。可是錢僅僅進帳沒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後很快就被轉走,而且轉走和轉入的錢不相上下。
通過李玫的銀行帳戶流水可以看到,在6月帳戶流水中存在多筆進出記錄。交易面額不大多為1000至3000元,但是交易筆數多,截止到6月17號李玫的個人貸款總金額居然到達了12萬元。
面對女兒不知名的出入帳信息,母親葉雙只有心疼。葉雙說:「心疼女兒笨,把個人身份信息給別人騙走辦了巨額貸款。」
之後李玫又和母親說到自己懷疑別人利用她之前辦小額貸款的個人信息接著申請貸款,通過貸款得到錢後又立馬將錢轉走。
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母女二人查看了李玫的徵信記錄。通過記錄可以得知李玫的貸款信息均是按時完成,不存在逾期記錄,甚至還有超過20條的貸款結清記錄。
看到女兒的徵信記錄後,葉雙更加相信女兒的說法。可葉雙不知自己正陷在女兒的謊言中,並且還為此多途奔波。
02 母親的操勞
自認為足夠了解女兒和事情經過的葉雙開始為解決這件事到處奔波,她首先想到了需求警方的幫助,希望警方能夠立案控制事態的發展。
2019年6月10號,葉雙帶著李玫向錦江區的東光派出所報案。但是了解事情經過後的警方認為李玫的貸款行為無法立案,只能建議母女二人去銀行與銀行溝通。
聽到不能立案和警方建議的信息後,葉雙立馬在當日帶著李玫去了建設銀行了解如何解決這件事。來到建設銀行三官堂支行,行內的櫃員告訴葉雙母女二人可以進行換卡,換卡後李玫信息綁定的小貸公司協議自然就解除了。
得到櫃員的建議後,李玫立馬在母親的監督下進行了換卡。原以為這樣就能讓貸款流程結束,只剩下還款,沒想到再一次的流水列印清單讓母女二人再次傻眼。
6月14號,在換卡後的李玫再次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銀行進行流水記錄列印。按照之前櫃員的說法換卡後就不會再有流水進出,可列印出來的流水記錄仍然和之前一樣多筆小額貸款進帳並迅速轉出。
發現換卡沒用,葉雙就想著能否對卡進行掛失。
可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告訴葉雙:「掛失只能保證線下的櫃檯不會有出入帳信息,但是網上的借貸操作仍然無法控制」。
得到這樣的結果顯然對控制事態的發展沒有幫助,於是掛失這個方法也只能作罷。
無計可施的葉雙為女兒的事充滿焦慮,她不斷為女兒的事操勞奔波但事態仍然無法控制。
在極限承受壓力的狀態下,葉雙食不下咽,每天僅靠早晚各一杯牛奶充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