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落到別人的耳朵里,肯定會說她在凡爾賽,但黃雨桐卻有著凡爾賽的資本。
在劍橋大學學習期間,為了能夠更好地勝任精算師這一職位,黃雨桐還學習了統計學等相關課程,為自己未來的職業打下堅實基礎。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黃雨桐來到劍橋大學後,總算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無論是在初中還是在高中,黃雨桐一直是班裡的佼佼者,她對自己一直十分自信。但這種自信在來到劍橋後蕩然無存,因為劍橋大學真的人才濟濟。
在劍橋大學這所高等學府里,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而黃雨桐只不過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個。
黃雨桐曾說,自己在學校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在這裡多的是比自己好看、比自己努力同時又比自己聰明的人才。自己根本跟不上他們的思考速度和邏輯思維。
在課堂上,黃雨桐還未解出黑板上的題目,就已經有同學舉手示意自己已經做完了。這讓黃雨桐第一次感受到了挫敗的滋味。
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她時刻記得高中班主任曾跟她說過的「學習,要耐得住寂寞」。
沒有別人聰明,黃雨桐只能通過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彌補。
因此,儘管黃雨桐並不是最聰明的那個,但她卻是最努力的那個。在劍橋大學讀完本科後,黃雨桐選擇了繼續升學,攻讀碩士學位。
黃雨桐從來就不是一個書呆子,儘管學習已經占據了她生活的大部分,但黃雨桐仍然在享受著自己的大學時光。
在劍橋大學學習的這幾年裡,演話劇、跟同學在英國的街頭上擺地攤、環遊世界……黃雨桐一件事情都沒落下。
選擇來到英國讀書,是黃雨桐作出的決定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不走出來,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寬廣。
在讀碩士期間,黃雨桐仍舊十分努力,因此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本來碩士畢業後,黃雨桐完全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黃雨桐放棄了。
她覺得,在人才濟濟的劍橋讀博士,自己會有很大的壓力,並且做研究似乎不太適合自己。
因此,在2018年碩士畢業後,黃雨桐便踏進了社會。
劍橋大學是全世界排名頂尖的學校之一。畢業於這所學校的學生,在社會上有很高的認可度。
畢業於劍橋大學的黃雨桐並沒有遭遇「就業難」的問題,相反有多家企業向她拋來了橄欖枝,紛紛邀請黃雨桐前往他們公司工作。
在眾多選擇當中,黃雨桐還是選擇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職業——精算師。
04 投身公益
當黃雨桐坐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起精算師這一職業時,她卻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困惑了。
她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