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那些都市劇中某些年輕女演員誇張的嚎叫、浮誇的表情、滿臉的大濃妝,劇中的黃亦玫,用滿臉油光的臉、痛苦皺成一團的五官、死死抓住床單的手、低聲但痛徹心扉的叫喊,將一個痛苦分娩的產婦狀態,演繹得非常真實細膩、令人心疼和顫慄。
產後抱女兒那一段,劉亦菲細緻入微的演技,更是令女性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感動與共鳴。
產後的虛弱與無力感,第一眼看到女兒的驚喜,為人母的自豪與喜悅,劉亦菲的表演都非常令觀眾共情。
尤其是黃亦玫剛剛抱過女兒時,看到新生兒那皺巴巴的可愛小臉,黃亦玫忍不住眯起眼、皺起鼻頭,對著女兒做的那個表情,簡直封神,太有生活感和初為人母感了!
有觀眾誇讚道:「終於看到有人能把產後真正的狀態演出來了。臉上沒有一點妝容,憔悴甚至油光滿面,不是那種刻意的表演,劉亦菲你的演技真的牛!!!」
所以,再也別說劉亦菲是「本色出演」了,《夢華錄》中自尊自愛、堅定執拗的趙盼兒,《去有風的地方》中善良溫暖、鬆弛浪漫的許紅豆,以及《玫瑰的故事》中從心而行、熱烈大膽的黃亦玫,哪裡一樣了?
而且《玫瑰的故事》中,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黃亦玫,都完全不一樣。
劉亦菲,演出了黃亦玫從一個懵懂熱烈的女孩,到為人妻為人母的升華與轉變,從青年到中年,她從活潑到沉穩,唯一不變的,是那顆對生活熱忱、對人生追夢的心。
《玫瑰的故事》編劇李瀟,與該劇的導演汪俊,都曾在採訪中說過,劉亦菲本人的性格,其實與黃亦玫完全不同。
不同於黃亦玫的熱烈、大膽、活潑,劉亦菲本人,平時很安靜,不愛說話,做事情特別穩重,屬於慢熱型。
編劇李瀟說,劉亦菲和黃亦玫重合與相似的地方,除了美貌,就是她們做事情都追求極致,都非常認真。
接到這個角色以後,劉亦菲認真琢磨角色,與導演溝通看法,角色的服化道、拍戲的細節、看成片,每一項劉亦菲都非常認真地對待,直至自己與角色完全融為一體,讓大家覺得她是「本色出演」。
劉亦菲說,自己不著急接戲,慢慢來,接一個戲就做好一個戲,對得起這個角色,對得起這個戲。
確實,一年只接一部戲的劉亦菲,只選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角色,三年三部戲,每一部戲都獲得了觀眾的喜愛。
演誰像誰,才是一個演員的最高境界,而劉亦菲,她做到了。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