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族的延續,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婚後一直懷不上孩子,為此不惜到處借錢,去做價格昂貴的試管嬰兒,經過兩年的時間,這事兒還真成了。
不過二人沒高興多久,又一道難關擺在他們面前,懷孕才十幾周的妻子,竟有隨時流產的風險。
雙胞胎降生
為了保險起見,妻子在接下來的孕期里,整日腳不沾地,吃喝拉撒全靠家人的照料,可謂是全家總動員。
她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一直小心翼翼地堅持到接生那天,在家人們的期盼中,她順利誕下雙胞胎。
這對夫妻的願望總算是達成了,他們成為了令人艷羨的四口之家,不料,這種美滿的小日子僅過了一年。
一天,妻子偶然發現小兒子的前胸冒出幾個小紅斑,在經過醫生的診斷後,她泣不成聲:「我願用我的生命,換他無恙!」
讓妻子崩潰的小紅斑究竟是什麼?它為何如此可怕?
鞠鳳在醫院陪護兒子
求子之路一波三折
孩子的母親名叫鞠鳳,是黑龍江省嫩江市人,她和現任丈夫程剛都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在上一段婚姻中,鞠鳳曾因遲遲懷不上孩子,經常遭受婆婆的譏諷,婆媳關係十分緊張。
後來,鞠鳳好不容易懷上了一個胎兒,眼看自己在這個家中即將揚眉吐氣,結果那次懷孕竟是宮外孕。
於是,她聽從醫生的建議上了手術台,懷著滿心的不舍,打掉了這個胎兒。
醫生給出手術建議
在那次手術中,她的左側輸卵管被切除,誰料不久後,她右側輸卵管出現排卵不順的情況,想要再次懷孕,已是難上加難。
從那以後,鞠鳳一直沒能再次懷孕,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家庭矛盾也增多了,最終,她與前夫只能以離婚收場。
鞠鳳的現任丈夫程剛離婚,也是因為在一些關於孩子的問題上,他與前妻產生了不小的家庭矛盾。
在前一段婚姻中受過傷的二人,通過好友的介紹相互認識、彼此理解,漸漸地產生了好感。
鞠鳳和程剛領證結婚
當他們從上一段感情的陰影中走出來後,他倆便結為夫妻,組建了全新的家庭,婚後夫妻和睦,生活甜蜜。
沒過多久,倆人準備為家裡添丁,誰知備孕將近兩年,鞠鳳依然懷不上孩子,他們四處求醫,嘗試各種方法還是無濟於事。
「我們做試管嬰兒吧。」無奈之下,鞠鳳想到了這個辦法,程剛覺得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應該全力一試。
為此,鞠鳳去醫院做了全方位的身體檢查,結果顯示右側輸卵管堵塞嚴重,她能夠自然受孕的機率幾乎為零。
鞠鳳在醫院做檢查
這個結果更堅定了他們做試管嬰兒的想法,無論花多少錢、遭多少罪,他們都在所不惜,因為他們太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了。
如今,試管嬰兒這項技術已十分成熟,在國內應用也極為廣泛,很多身體狀況與鞠鳳類似的人,基本都選擇做試管嬰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目前,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很高,它採取體外受精的方式,在胚胎髮育初期,將其移植到母親的子宮裡即可。
試管嬰兒的技術雖然看似平常,但花費巨大,前前後後算下來得二十二萬元之多,這個價格,是鞠鳳家這種收入較低的家庭所難以承受的。
試管嬰兒技術
做試管嬰兒不僅價格昂貴,還無法保證一定能成功受孕,萬一失敗,這筆錢就算白花了。
儘管如此,夫妻二人也不願就此放棄,為了湊足做試管的錢,他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加上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錢,這才湊足了二十二萬。
支付了治療費用,鞠鳳就好像看到了希望,她開開心心地去北京做檢查,沒想到接下來藉助試管受孕的過程會如此痛苦。
「那簡直就是一種煎熬」鞠鳳回憶起那段時間,總是意味深長,她依然記得,長長的排卵針扎進小腹的滋味。
手術取卵
一般人扎十天即可,她的情況特殊,足足扎了十五天,每一次都得咬牙、攥拳忍著疼,就這樣第一階段總算熬過去了。
可是到了取卵這一步,新的問題又來了,鞠鳳出現腹水,醫生又針對這個症狀做了一段時間的治療。
直到她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這才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取卵,鞠鳳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健康,她勇敢地選擇不打麻醉針。
她好不容易堅持做完手術,感覺整個人像虛脫了一般,疼得四肢酸麻無力,頭暈眼花。
雙胞胎胎兒
不過鞠鳳的罪沒有白受,醫生為她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恭喜你,不僅成功受孕,還是個雙胞胎。」
聽到這個消息,程剛高興得手舞足蹈,他擁抱著鞠鳳,二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不過,這只是生孩子的前半程,接下來漫長的懷胎過程,是否也如試管階段那般困難重重呢?
艱難保胎終得子
其實,對於鞠鳳來說,懷孕最大的難關並不是做試管受孕,而是長達六個月的保胎過程。
鼓起的孕肚
就在她懷胎十四周時,突然有一天,竟然沒有任何徵兆地出現了大出血的情況,這可把鞠鳳嚇壞了。
程剛慌張地將妻子送到醫院,醫生經過一番仔細地檢查,發現鞠鳳胎盤剝離,通常孕婦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滑胎。
更何況四十歲的鞠鳳,已是高齡產婦,還曾因宮外孕,流產過一次,這些不利因素,對於保胎也是極具風險的。
「這次若是流產,咱們的錢可就白花了,也沒有能力再做試管了。」鞠鳳緊張地望著程剛,他們知道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必須萬分小心。
超聲檢查
為了保住胎兒,他們從當地的醫院轉到齊齊哈爾一所權威醫院,並帶著父母一起,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
這樣方便鞠鳳每周到醫院打肝素針,還得連續輸免疫蛋白,住得離醫院近,就不至於太折騰容易流產的鞠鳳。
不過,鞠鳳每次去醫院,最折騰的當屬程剛的家人們。
他們擔心鞠鳳上下樓梯容易滑胎,便叫來四個親戚扯住褥子的四個角,一起抬著鞠鳳往返於家和醫院之間。
艱難保胎
所以,在整個保胎的過程中,鞠鳳沒有下過一次床,她就像古代宮裡的娘娘一樣,被家人侍候得極為周到。
以前不會做飯的程剛,工作回來總是一頭扎進廚房,煲湯、燉雞、營養粥,樣樣都不在話下。
程剛生怕妻子孕期營養跟不上,會影響母子的身體健康,他把掙來的錢全部用在買食材和營養品上,對鞠鳳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為了讓鞠鳳在床上安心養胎,程剛買來一張可以在床上用餐的小桌子,每到吃飯時,公公婆婆就會把飯菜端到她面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豐盛的孕婦餐
起先,鞠鳳還覺得麻煩老人照顧自己,實在是不好意思,不過最令她尷尬的,還不是吃喝的問題。
如廁才是讓她尷尬到不行的事,由於她無法下床走動,就沒法自行上廁所。
於是,程剛為她買來便盆,鞠鳳每次大小便,都是婆婆和程剛伺候在側,雖然鞠鳳內心尷尬至極,但為了保住胎兒,她什麼事都能忍。
沒過多久,因為鞠鳳又身體的原因,她直接住進了醫院,她的父母和公公婆婆輪流來醫院照料。
全家人像保護瀕危品種一樣護著鞠鳳,生怕在哪個地方照顧不周。
住院保胎
不過,在醫院總比在家裡養胎方便些,雖然不如在家裡那麼舒服和隨意,但做檢查和扎針這方面,倒是省了不少事。
在醫院保胎,鞠鳳算是吃盡了苦頭,扎保胎針一直扎到噁心,後來她已經數不清一共扎過多少針了。
有一點倒是好的,那就是她可以和同病房的孕婦交流辛酸孕程,就算是苦中作樂吧,聊著聊著彼此就不覺得保胎難熬了。
鞠鳳總覺得保胎那段時間,自己就像植物人一樣,什麼都做不了,整天只能躺著,給飯就吃,來針就扎,數著檯曆過日子。
打不完的吊瓶
好在鞠鳳沒有孕吐現象,吃什麼補什麼,腹中兩個胎兒營養吸收得很好,他們的發育情況一切正常。
就在鞠鳳懷孕到第37周的時候,她感覺肚子裡的胎動異常,偶爾還會有輕微的陣痛。
程剛連忙喊來醫生,「產婦快要生了。」醫生為鞠鳳做完內檢,護士們直接將她推進了產房。
產房外,程剛和家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內心忐忑到無法坐下,只能在走廊里來回踱步,以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
產房外的家屬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突然從產房裡傳來一陣陣嬰兒響亮的啼哭聲,大家伸長了脖子,從手術室的門縫向內望去。
直到護士將兩個男嬰一同抱了出來,家人們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
「我們終於有孩子了!」這兩個嬰兒來得太不容易,程剛一看到孩子便喜極而泣。
圓滿的結局是噩夢的開始
鞠鳳和程剛歷經數月,共同克服重重阻礙,付出了太多的人力、財力,終於迎來了曙光。
幸福的四口之家
2021年,他們的兩個兒子平平安安地來到這個世界,用最響亮的哭聲,向程剛和鞠鳳致謝,這也是兩個寶貝對父母的第一次親切問候。
程剛開心得不知如何是好,他把給孩子們起名字,當做頭等大事,他從早到晚翻閱辭典,那認真的樣子,活像個老學究。
在程剛反覆研究之後,他給早一分鐘出生的哥哥,取名為程韜旭,希望大兒子能像冉冉升起的太陽,充滿能量,為大家帶來希望。
小兒子則取名為程韜安,他願小兒子這一生能平安喜樂,諸事順意。
程韜旭和程韜安
不過,再美好的祝願,也只是父母對子女的真摯期盼,終究抵不過命運的摧殘。
這個四口之家幸福的日子僅僅過了一年,就在程剛為了提高家庭收入而努力打拚之時,意外發生了。
2022年的秋天,鞠鳳偶然間發現,小兒子程韜安前胸出現了幾個紅點,起初她並沒有太過在意,以為只是起了濕疹或對什麼過敏所引起的。
她便格外注意程韜安的飲食,仔細照料孩子的起居,生怕觸碰了哪個過敏原。
誰料,一段時間過去了,程韜安胸前的紅點不但沒有褪去,而且孩子背部又冒出來一些,甚至前胸處最早出現的那些紅點,顏色似乎變深了。
孩子頻頻流鼻血
不僅如此,她發現程韜安最近頻頻流鼻血,尤其是一次摔倒之後,小兒子摔到了面部,因此他鼻血直流,根本沒法止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鞠鳳實在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便與丈夫一起帶著程韜安來到醫院求診,醫生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紅點,眼神里透著一絲不忍。
鞠鳳似乎覺察到了醫生的心理變化,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她聽從醫生的安排,先給孩子做了血常規。
「應該是白血病前兆。」醫生的話,讓鞠鳳夫婦直接癱坐在地,他們預想到了不好的結果,但沒想到會這麼糟。
采血化驗
醫生建議他們儘快帶孩子到上級醫院確診,畢竟這種普通的小醫院設備和技術不夠先進,診斷結果未必準確。
回過神來的程剛連忙扶起妻子,他們一刻也不敢耽擱,抱著孩子趕往哈爾濱一家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為了給孩子確診病症,安排孩子馬上做骨髓穿刺,鞠鳳抱著孩子急匆匆進入處置室。
她眼見著粗長的針頭刺入孩子的脊背,程韜安嚎啕大哭,嘴裡不停地喊著媽媽,鞠鳳不敢直視孩子的臉龐,她別過臉默默流淚。
帶著程韜安去上級醫院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程韜安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這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疾病。
這種病發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患者通常只能活幾個月而已,它常發病在成人身上,極少數情況出現孩童患者。
這樣的結果就像提前宣判小兒子死亡一樣,讓鞠鳳和程剛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他們抱頭痛哭,那一刻,他們聽不到外界的任何聲音。
醫生連忙安撫二人,並向他們提出治療意見:「你們要有個思想準備,孩子得做骨髓配型,等找到合適的配型後再做骨髓移植,病程後期還有多次化療。」
患病的程韜安
這就是說在治療期間,幼小的孩子得遭不少罪,大人也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從化療到移植,整個過程下來怎麼也得準備好百八十萬才行。
對於鞠鳳和程剛來說,這就如同天文數字,他們目前手裡哪有那麼多錢啊,之前做試管嬰兒和保胎期間借的錢,到現在還沒還上。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沒等還上人家的錢,怎麼好再向人家借錢呢。
不過兒子的病,夫妻倆是決心一定要治的,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也要給兒子爭取活下去的機會。
鞠鳳帶程韜安去北京
鞠鳳和程剛商量之後,二人抱著孩子啟程去北京,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法。
相信奇蹟,永不放棄
「只有治療,才有希望。」鞠鳳擦乾眼淚,她要讓自己變得堅強,要日夜守護著小兒子,成為受病痛折磨的兒子的依靠。
她把大兒子程韜旭留在老家,拜託身患糖尿病的婆婆幫忙照料,自己則常住醫院,陪著程韜安開始化療。
一歲大的程韜安哪經受得起藥物和化療的折磨,每次吃完藥,孩子都噁心嘔吐,每天還要發燒幾回,每次都要打針。
程剛喂兒子吃飯
孩子被折磨得瘦弱不堪,由於年齡太小,他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難受時只知道撕心裂肺地痛哭。
他總是哭著喊爸爸和媽媽,有時甚至難受到連喊的力氣都沒有,就那樣不停地流著眼淚,直到哭累了才昏睡過去。
看著程韜安熟睡時那可憐兮兮的樣子,鞠鳳不停地責怪自己:「如果不是我非要做試管嬰兒,兒子也不會小小年紀就受這樣的罪。」
世事無常,這豈是常人可以預料的,遇上了就只能堅強面對,絕不輕言放棄。
緊握孩子的手
鞠鳳和程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儘快湊足巨額醫藥費用,這件事可沒那麼簡單,鞠鳳看著長長的醫療單據發起了愁。
這幾年鞠鳳受孕、保胎,後來她在家中照顧孩子,一直沒有出去工作過,全靠程剛一人賺錢養家。
程剛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工薪階層,他的父母手頭也不寬裕,母親患有糖尿病,父親的身體也不好,老兩口每月的退休金只夠他們自己花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現在,二老還要照看大孫子程韜旭,在程韜安的醫療費用上,他們的確已無力幫忙了。
熟睡中的程韜安
程剛無奈之下,只能再一次硬著頭皮向親朋好友借錢,這才勉強湊齊小兒子的配型費用。
程韜安年齡太小,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會面臨怎樣的折磨,沒那麼難受時,他就開開心心地在爸爸媽媽的懷裡玩耍。
好像只要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一切的磨難都不算什麼,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他依然會覺得快樂、幸福。
每每看到孩子的笑臉,鞠鳳和程剛心中就充滿力量,他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不放棄,孩子就一定會有痊癒的希望。
程韜安在病床上玩耍
在做完配型的那段時間裡,鞠鳳既期待合適的配型能夠快點出現,又擔心要是配型找到了,骨髓移植的費用還沒有湊齊怎麼辦。
移植的手術費可是一筆重頭開銷,再加上手術後的恢復治療和後期保養,方方面面都需要錢,這件事壓得鞠鳳幾乎喘不上氣。
在與病友們的交談中,鞠鳳得知現在網上有很多募捐的途徑,她打算試一試,總比什麼都不做強。
於是,她和程剛在相關的網站發了很多募捐的帖子,沒多久,就有媒體人前來採訪,並將他們的事情寫成報道,發表了出去。
上網尋求幫助
報道中,作者講述了程剛一家的經歷和遭遇,並且呼籲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的能力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
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鞠鳳和程剛就等著這筆救命錢呢,簡單算下來,至少需要五十萬之多。
有時,一想起高築的債台和遠遠沒有湊足的治療費,鞠鳳就輾轉難眠。
幾日後,他們發出的帖子和記者的報道起到了作用,很多人對他們一家人的遭遇生出了憐憫之心,更可憐這個才一歲多的小患者程韜安。
愛心人士積極捐款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他們的遭遇,他們向鞠鳳一家伸出援助之手,紛紛捐款以盡綿薄之力。
每一份小小的愛心,對於鞠鳳和程剛來說,都是極大的幫助,不僅為這個家庭減輕了一些負擔,還為鞠鳳夫婦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雖然,目前程韜安的配型還未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知接下來的移植手術能否成功。
但是,只要大家相信奇蹟,永不放棄,用堅強和勇氣克服面前的一道道難關,不向困難低頭,不畏懼生活中的磨難。
那麼無論結局如何,鞠鳳和程剛都會坦然面對,無愧於心。
程剛在醫院陪伴兒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面對自己千辛萬苦生下的孩子遭此厄運,身為父母的鞠鳳夫婦,並沒有撒手放棄。
儘管他們深知治癒之路困難重重,也明白此番努力之後,依然結局不定。
但他們不曾停下前進的腳步,堅定地向心中期盼的目標勇敢邁進。
這就是愛,在與病魔的鬥爭中,我們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在他們陷入經濟困境時,我們看到了社會大眾對這個家庭博大的愛。
愛可以帶來希望
這個世界需要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對這樣的家庭提供一點點幫助,那麼我們的舉手之勞,將會為他們撐起一片天。
看到鞠鳳一家的遭遇,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是否也會慷慨解囊,為患病的程韜安小朋友獻出一份愛心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大家的認可是我們持續創作的不竭動力!#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