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汶川地震高僧破三戒收留孕婦,誕生108名羅漢娃後來如何

2024-06-21

對於一百零八個孩子誕生在羅漢寺,各位讀者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人們常道佛門清規戒律森嚴,不沾葷腥,不理俗世。但在2008年,一個出家多年的和尚連破多戒,卻沒有受到任何指責和處罰。

不僅如此,他還被授予了最受歡迎的救災英雄的稱號,成為人們喜愛和敬仰的法師。

被授予英雄稱號時,這個和尚連連拒絕;面對記者的邀約採訪,和尚也是避而不見;連在以他所做之事為背景拍攝的電影中,他也請求導演將他的名字刪除掉。

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帶領全寺僧人開寺賑災,為即將生產的產婦提供生育場所的羅漢寺住持素全法師。

身為佛門弟子,素全法師為什麼明知戒律也要帶頭破戒?破戒後,他為什麼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因此成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發的那天,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災難降臨

2008年5月12日,時任什邡羅漢寺住持的素全法師,正驅車趕往成都。他要參加一場佛教中的盛會——浴佛儀式。

剛到成都,還未下車,地面就開始劇烈地顫動。四面犬吠聲、驚叫聲和樓房搖晃的嗡嗡聲灌入耳膜,眼前一片眩暈,人們驚慌失措地從房屋裡跑出來。

素全法師來不及細想,立馬拋開即將舉行的大會,調頭趕回什邡。

地面晃得那麼厲害,絕對不會是一場小地震!挂念羅漢寺的素全法師擔心寺中弟子,連忙撥打寺中的電話想問問情況如何了。

但地震後磁場受到了干擾,信號中斷,電話遲遲也沒有打出去。

沒辦法,憂心忡忡的素全只好加快速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回到羅漢寺。

一路上,焦躁和不安侵擾著這個清修了多年的和尚。佛家最講究「定」和「靜」,但面對如此慘痛的災難,素全法師無法讓自己置身事外。

他遇到超市,就下車採礦泉水和方便麵,這是地震後最急缺也是最能救命的東西。

傍晚時分,平日裡香火併不旺盛的羅漢寺門口,已經擠滿了人。榫卯結構的建造讓這座千年古剎免受地震的波及,大部分建築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成了災民們都想進去避難所。

但寺廟的房間和占地面積有限,已經接納了一部分災民的羅漢寺,房間和存糧即將告罄。僧人們甚至把自己的衣物和床褥捐贈出去,為寺中的災民們驅寒取暖。

如果再接收災民,不能確保大家的溫飽不說,眾多因擾亂清凈之地而遭遇厄運的傳聞,也讓僧人們陷入困境。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如果因救人而遭遇更大的災難,那這人救還是不救?就在寺內僧人猶豫之時,素全法師趕了回來。

看著寺外驚懼未散,迷茫和絕望交雜在一起的災民們,素全法師兩掌一推打開了寺門。顧不得的一路上的舟車勞頓,他召集寺內的僧侶來到大殿前開會,宣布三個臨時寺規:

無條件接收災民;無條件為災民提供必需用品;無條件為災民開放倉庫。

這三個無條件,為飽受磨難的什邡市人民,帶來了生的希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他們親眼看見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家園破碎,人類所建築的文明在災難面前不堪一擊。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容身之所,松下一口氣後,人們抱作一團放聲大哭。

這是倖存,也是生的開始。

就在素全法師和弟子們一個個安撫災民情緒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寺廟裡,向素全法師求助。

這個人是羅漢寺附近,什邡市婦幼保健院的院長桂逢春。

地震發生後,婦幼保健院在一瞬間就成了危房。面對時不時到來的餘震,院中的醫護人員和孕婦們都感到惴惴不安。有的孕婦即將臨盆,受到驚嚇後羊水突然破裂,情況十分危急。

轉移孕婦和醫療器材成了當務之急,但四處都是殘垣斷壁,舉目望去竟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

醫院的領導們犯了難,難道就要在沒有保障的空地里安置孕婦嗎?正無助時,院長桂逢春想到了一個去處:離婦幼保健院不遠的羅漢寺。

在桂逢春提出這個想法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佛門凈地戒律森嚴,帶一點葷腥和血光進去都是不被允許的,更何況是生產呢?

看著大著肚子站在廢墟邊的孕婦們,桂逢春決定去碰碰運氣。

表明身份後桂逢春向素全法師求助,已經做好被刁難和被拒絕準備的她沒有想到,這個慈眉善目面帶溫和的住持,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孕婦們的入住。

「見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忌諱。」看上去並不強硬的素全法師鏗鏘有力地說。

面對眾生的災難,出家人心懷的仁慈和悲憫,讓他無法跳出三界之外眼睜睜看著慘劇的發生。

佛門中的忌諱再多,但在生命面前,所有的忌諱都得讓道。如果只講死道理不懂便通,讓眾生遭遇磨難,那學習讓人心安的佛法還有什麼用?

素全法師能有這樣的感悟,不單只是他的修行深厚,還有他在社會上所積累下的豐富經驗。

連破三戒的僧人

1989年,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個年輕人畢業了。這個在當時屬於高學歷的人才,隨大流考取公務員,在成都市青羊區政府內工作。

由於過於聰穎,又勤勞肯干。短短几年間,就當上了文化科科長和辦公室主任。

但就在1992年,這個仕途一帆風順的年輕人毫無徵兆地辭職,前往石經寺剃度出家。

這個原本前途坦蕩的年輕人就是素全法師,經過了社會的歷練和打磨,這個通透的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總顯得與眾不同。

求內心的平靜安寧和眾生的歡喜,是他學習佛法時所悟出來的道理。他說:「眾生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眾生歡喜就好。」

秉承著這一觀念,在5月12日晚上大雨磅礴之時,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此時夜已深,有位產婦即將生產。但避難的篷布已被瓢潑似的大雨澆破,寒冷和無望縈繞在醫護人員和僧眾的心頭。

他們不知道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這位產婦能否度過難關,也無法預料呆在媽媽肚子裡的小寶貝能不能順利出生。

還在災民營地里奔波的素全法師看到後,目光轉向了馬祖殿。這個大膽的僧人當即決定,將馬祖殿上的遮雨棚,挪給正準備生產的孕婦。

這一決定,讓羅漢寺中一部分居士大為震怒。要知道,羅漢寺是馬祖馬道一的修行之地,為他修建的馬祖殿可謂是羅漢寺中最為重要的精神寄託之一。由於倡導清修,羅漢寺中的馬祖像是用泥塑的。

如今撤下遮雨棚,這尊羅漢寺的象徵,在頃刻之間就會化為一灘爛泥。

「這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

素全法師管不了那麼多,他匆匆留下一句:「先管活人,再說泥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而後,就急匆匆地把拆下來的遮雨棚交給婦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員。

但這時需要解決的問題接踵而至,越來越多的產婦需要安置。寺廟內床位奇缺,連桌子和椅子都鋪上了衣物和褥子。

為了讓產婦的生產環境更安全也更衛生,素全法師將不漏雨的禪房留給婦幼保健院。又把禪凳拼在一起,搭成一個臨時的、簡易的產房。

僧人們忙不過來,他們連續三天不眠不休,打著雨傘站在空地里。

地震後的斷電斷水,讓產婦的生產成為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此時偌大的寺廟內再無誦經的聲音,眾人舉著手電筒站在醫護人員身後,為他們照明。

在此刻,照顧產婦和孩子成了寺內僧人的修行。血光不再是佛門中讓人難以挪步的禁忌,而是生命和希望降臨的通道。

在信仰背後,流露出的是所有人團結一致,在災難面前大勇而無畏的情操。

5月13日,一個蜷縮一團的女孩出生了,這是在羅漢寺內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大家請素全法師為這個孩子賜名,他略一思忖:「就叫唐震雯吧。」

生命的降臨讓總是如此讓人感動,「雯」與「汶」同音,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隨著一個又一個孩子的降臨,恐懼和不安慢慢散去,越來越多的災民也自發加入到自救中。

為了給孩子和產婦補充營養,素全法師還允許產婦家屬殺雞,帶著寺內眾人破了殺戒和葷腥。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留。」這句話源於雲遊四海的濟公和尚,常常用於形容那些敢於打破戒律,卻又深諳佛法的高僧。

但對常年食素戒葷腥的僧人來說,在見到血光,聞到肉味時卻是極其難受的。

寺內幾乎所有僧人進廚房時都必須屏住呼吸,如果不小心聞到肉味,就會立馬嘔吐。一個已經吃素十多年的僧人,短短一天就嘔吐了十幾次。

素全法師見狀也覺得不好受,就把弟子們安排到其他崗位上,自己忍著不適呆在廚房內。

接連破戒,素全法師內心其實也飽受煎熬。他學習佛法十多年,深知戒律是對慾望的抑制,清修是對人境的勘破。

他也在佛前問自己,如果打破了戒律,他還能成為那個追求心安和眾生歡喜的僧人嗎?

佛像不語,長明燈亮起,以前的木魚聲和誦經聲被災民們齊發向上的聲音所代替。災難的降臨固然可怕,打破戒律對一個僧人來說固然不行。

但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面前,在國家的危難時刻,所有的規則都應該讓道。

這是一條,比戒律更能衡量人心的尺子。信仰不該是阻礙團結和排斥異端的工具,信仰是光明是向善,是在災難面前能夠摒棄一切的團結奮進。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羅漢寺內生產的產婦,不論情況有多危急,最後都轉危為安。

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個小生命來到這裡。幾個月後,眾人驚喜地發現,在羅漢寺內降生的孩子居然湊齊了108個!

108在佛教中意為極其深遠,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太」和「九」等形容,還是「吉祥」、「崇高」的象徵。

更巧合的是這裡是羅漢寺,在神話傳說里一共有108個羅漢,這和108個孩子的降生意外吻合。

當地人把這些孩子稱作「羅漢娃」,寺里的僧人也為「羅漢娃」們立碑著書,將他們記錄在羅漢寺的檔案里。

孩子在降臨,素全法師也繼續行走在賑災前線。

寺內缺糧缺水,他就帶領寺內的僧人上山,一擔一擔地將山裡的泉水挑回寺里。糧食不夠,他就先緊著孕婦和受傷的災民,寧願自己挨餓都不能讓他人受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除此以外,對於寺內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和大人,他還跟他們講佛法耐心安慰。

後來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說:「素全法師是個很愛笑的人。」他用他的樂觀和豁達感染著周圍遭受創傷的心靈,讓沉悶而凝重的空氣變得鮮活起來。

但在震後的採訪中,這位十分愛笑的法師卻總皺著眉頭。對於災難和地震中災民所經受的一切,心懷慈悲的他感同身受。

在最困難時,羅漢寺接納了兩千多名災民。而值得注意的是,接納災民的素全法師也是受災群體中的一部分,但他願意將寺中的一切播撒出去。

以微光照亮微光,將螢火凝成炬火,為受難的人探尋前進之路。

好在羅漢寺成了抗震救災的營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將災民齊聚一堂的寺廟。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紛紛獻出自己的力量幫助災民和寺廟度過難關。物資的捐贈和志願者的到來讓人看見,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在黨中央的指揮,和人民並肩作戰的歷程中,災區很快就恢復了重建。

災後逢生

死者安息,生者向前,人們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罩在四川頭頂的陰霾散去,但那些互相扶持,共度難關的經歷卻永久地留存在這個國家與這片土地的共同記憶里。

後來,生下寶寶的媽媽們聯合在一起,將孩子們身上的衣物剪下一小塊。這些心靈手巧的母親,用這108塊布料縫成了一件百衲衣,在一次「羅漢娃」們的生日會上獻給了素全法師。

震後不接受任何捐款和饋贈的素全法師唯獨收下了這件衣服。這件看起來看似隨意拼湊而成的袈裟,代表著一百零八個家庭的感謝。

於絕處逢生,於痛苦中見光明,在災難面前,素全法師雙掌一推,將兩千多人推向了希望的方向。

在災後的什邡市抗震救災英模的評選中,素全法師是唯一一個佛家出身的英模。

面對諸多的讚譽,素全法師找到了當地的宗教局,說:「出家人不願意參加這些名譽。」

工作人員聽了犯了難,便向他解釋:「出家人也應該弘揚奉獻精神,將普世理念散播開來。」

「而且領獎也不只是給你,也是給我們千千萬萬什邡人的。」

後來雖然接受了英模稱號,素全還是無法適應在公眾面前的對話。面對鏡頭和採訪,他一般是能避則避,多餘的事情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包括「羅漢娃」的生日會,他也逐漸不再出席。對他來說,孩子平安長大就好,不必讓他們背負太多的寄託和意義。人活一世,不僅要學會給予,也要學會放下。

「過去的素全,做過去的事情,今天的素全,做的是今天的事,沒必要再回憶過去。」

2021年5月,已調往彭州龍興寺的素全法師,在和記者談論過去時如此說道。在他心裡,往事就如過眼雲煙,如何放下加諸在身上的榮譽,也是一場在人間的修行。

圖源網絡

在聊起以羅漢寺為背景拍攝的電影《一百零八》時,他說:「導演懂我的意思,沒我就對了。」

「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羅漢寺發生的一切,是什邡市人民共同築成的,素全法師只是芸芸眾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員。

比起「破戒」和「守成」這些極具噱頭的詞語,他更願意去談論現在健康長大的孩子們。他們來到人世間,或許所散發的光亮不同,但不論成果如何,都足以溫暖世人。

素全法師的開闊,不由讓人想到人生三境界:「立、守、得」。

而在災難面前,掙開信仰的束縛,照亮他人生命的又何止素全法師一人!

抗戰年間,素全法師的師祖,羅漢寺太虛大師呼籲和動員全國僧人參與抗戰。羅漢寺中有51人參與抗戰,遠征印度,奮勇殺敵。

在無比艱苦的年代裡,面對堅船利炮他們從不言退,最後馬革裹屍客死他鄉。他們的無畏,為亞洲人民的解放和獨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羅漢寺以外,其餘僧侶也紛紛上陣殺敵。面對抗日也是在殺人的爭議,高僧倓虛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殺生就是護生。」

「若是修道不能救蒼生,那還有什麼意義?」

被日軍暴行所震怒的道士李圓通發出怒吼。無數道士紛紛下山,加入到抗日的行列。

這些僧侶紛紛打破身上的禁忌,以「破」為「立」。在國難面前以救濟蒼生為己任,將自己融入到國家的血液中,完成了中國民族奇蹟般的勝利。

倓虛

將小我融入大我,這是中華人民在對抗災難和走出困境時所總結出來的勝利路線,也是素全法師連破三戒後的領悟。

很多人都喜歡稱讚素全法師是「活佛」,但在這蜉蝣天地之間,他更是一個大寫的人。

素全法師的修行還在進行中,而被他所救下被他所感動的人們,按著他所指明的方向不斷向前。一人之光或許微弱如豆,但千人之光萬人之光,卻足以照亮整片天空!

█東方金報網HTtp://Www.dfjb.net██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