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女研究生帶母上學,兩個月後卻自縊身亡在宿舍誰逼死了她?

2024-06-21

都說「母愛如水,潤物無聲」,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

但有時候,過度的「母愛」也會變成一把枷鎖,甚至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2009年9月,剛滿30歲的楊元元成功拿到了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證書,成為了海事大學的一名研究生。

這時的楊元元,前途一片光明,可以說她是滿懷憧憬的帶著母親望瑞玲來到了上海。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兩個月後,楊元元卻選擇了在宿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了一封感嘆「知識難以改變命運」的遺書。

沒有人知道楊元元為何會選擇自殺,更沒有人知道為何只是短短的兩個月,一片光明的前途就變成了滿是絕望的「命運難改」。

楊元元到底經歷了什麼?又到底是什麼逼死了她?

這一切還要從楊元元幼年說起。

幼年喪父,相依為命的母子三人

1979年11月,在湖北宜昌的一個小村莊中,一對父母滿懷期待的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寶貝,這就是楊元元。

雖然是女孩,楊元元的父母也並沒有減少對她的疼愛。

父親為她起名楊元元更是包含了他對女兒最樸實的期望:希望她將來可以掙大錢,衣食無憂。

兩年後,這個家庭迎來了第四個成員:楊元元的弟弟楊平平。

楊元元的父親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之一,畢業後就在一家工廠當了工程師。

母親望瑞玲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是一名勤勤懇懇的工廠工人。

因此,但他們一家四口也算得上是幸福美滿,那段日子更是楊元元簡短的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時光。

但這一切,都隨著楊元元父親的去世成了泡沫。

楊元元六歲那年,楊父因為肝炎去世。

苦難的日子並未給這個家庭太多時間傷心,望瑞玲更是心知自己還有一對兒女需要養活,絕不能因為丈夫的去世就輕易倒下。

就這樣,憑著望瑞玲在工廠薄弱的工資,他們母子三人也相依為命的活了下去。

後來,隨著楊元元長大,她漸漸承擔起了長姐的職責,照顧弟弟,做家務,想要為媽媽減輕負擔。

甚至在她們姐弟二人都要上學的時候,楊元元向母親提出了輟學打工,讓弟弟上學,不過這一決定遭到了她母親的反對。

在望瑞玲看來,丈夫是個優秀的大學生,他的兒女也一定要成為大學生才好。

好在楊元元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就連弟弟楊平平的成績也是十分優秀。

但或許命運真的早就有所安排。

在得以繼續求學之後,因為知道母親的不容易,楊元元變得更加懂事,無論母親說什麼她都會溫順甚至是盲目的聽從。

這也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帶母上學,不斷放棄的十年

1998年,楊元元以優異的成績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也是自此,她開始了自己充滿著妥協與放棄的十年。

首先就是高考報志願。

楊元元自己一直渴望成為一名揚善退惡的律師,於是就想選擇當時的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但是望瑞玲卻不同意,她認為,自己的女兒將來是要賺大錢的,當個律師能有什麼「錢途」。

而且大連太遠了,她們也負擔不起這其中的各種費用。

於是,楊元元在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大事上做了妥協,她最終選擇了母親心儀的武漢大學的經濟學專業。

但此時的楊元元對生活依舊充滿期待。

她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她是一塊海綿般不斷地汲取著各種知識以充實自己,渴望能夠早日擺脫貧苦,帶著母親過上好日子。

兩年後,弟弟楊平平也完成母親的期待考入了武漢大學。

也是這個時候,望瑞玲開始要求她負擔起自己和弟弟楊平平的生活費和學費。

因此大學期間,楊元元一有空閒就出去找各種兼職以解決自己和弟弟的學費與生活費。

本來楊元元以為生活也就這樣過去了。

但她沒想到,母親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靜。

原來,母親的工廠宿舍搬遷,需要工人交夠35000元才能住上新房。

這對望瑞玲來說無疑是一筆大數目,她最終就乾脆決定辭去工作去找女兒。

剛開始,楊元元還對母親的到來十分高興,而正當她打算為母親租個房子時,卻沒想到母親直接提出了租房子太貴,要住在她宿舍的要求。

對此,楊元元雖然心有為難卻依舊慣性的答應了母親,而且她覺得母親住個幾天就回去了,應該也沒事。

但她卻沒想到,望瑞玲根本就沒有要走的打算!

本來舍友母親住個一兩天,同宿舍的同學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她卻是要長住。

大家都是年輕人,突然住了一位阿姨,時間長了,舍友們也都開始有了意見。

楊元元也勸過母親多次,想讓她搬出去住,但無奈母親根本不為所動。

直到後來,學校知道了這件事情,雖然驚訝於她母親的固執,但出於對學生的愛護,還是出面為娘倆申請了一個單獨宿舍。

就這樣,楊元元娘倆成功的住了下來。

但是生活依舊在繼續,楊元元逐漸發現,自從自己和母親住一起後,同學們都漸漸和自己疏遠了。

而且由於要陪母親,自己的兼職時間也少了很多,她很苦惱卻無可奈何。

也是因此,在楊元元將近畢業的時候,卻依舊有4000塊錢的助學貸款沒有還上,學校也按照規定拒絕為她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書。

但當時的楊元元實在拿不出那四千塊錢,只能無奈離開學校,大學四年什麼也沒有獲得。

此後經年,楊元元幾乎一直都在放棄。

她考上過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卻因高昂的學費選擇了放棄。

她通過高中老師有了考回家鄉公務員的機會,卻因為母親堅決反對她又回到家鄉那個小地方,而無奈放棄。

她有過到西北大學任教的機會,又因為母親覺得西安太遠再次選擇了放棄。

就這樣,在母親的不斷反對與自己的不斷妥協之下,楊元元度過了漂泊無依的十年。

再次攜母求學,絕望自縊

在楊元元迷茫困頓的十年間,弟弟楊平平的求學之路卻是十分順遂,不僅考研成功,還升上了北京大學的直博。

也正是因為弟弟的成功,蹉跎了十年的楊元元心中再次點燃了想要考研究生的夢。

她這次提前徵詢了母親的意見,在望瑞玲看來,兒子在北京,女兒就要在上海才好。

因此楊元元就遵循母親的意願,選擇了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生並被順利錄取。

但是在得知自己被錄取之後,同樣的問題再次擺到了楊元元面前:母親依舊要求同住。

當時,弟弟楊平平也曾主動提出過要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的想法,但卻遭到瞭望瑞玲的拒絕。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她覺得兒子是個男人,和自己住一起不方便,女兒就沒那麼多顧忌了。

就這樣,楊元元無奈選擇再次攜母求學。

但是此次卻並不順利,海事大學校方直接拒絕了楊元元攜母入學的要求。

後來楊元元又想要申請單人宿舍,也被校方以「對其他貧困學生不公平」的理由拒絕。

好在,為了讓楊元元可以安心就讀,學校最終還是為望瑞玲找到了一所月租500的房子。

只是,那棟房子十分簡陋,裡面甚至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令人沒想到的是望瑞玲接受了,很快就拿出了行李,打起了地鋪。

當時的楊元元看著母親日漸衰老的身影,又想起自己十年的蹉跎,終究是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悽苦,藉口離開了出租屋。

母親的居住環境讓楊元元心中充滿了負罪感,她甚至開始覺得自己住在宿舍,卻把母親丟在冰冷荒涼的出租屋裡是一種罪。

就這樣,母親的「遭遇」成了壓死楊元元心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逐漸陷入了一個怎麼都出不來的死循環。

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書讀得那麼好,母親還是沒有過上好日子,自己依舊一事無成。

2009年11月26日,楊元元在宿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工具僅僅是兩塊毛巾。

她將兩條毛巾系在一起掛在了水龍頭上,然後半跪著將自己的脖子放了進去,生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這期間,但凡楊元元有任何一絲想要求生的意願,她都可以自救,但她沒有。

她只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她心中的疑惑:每個人都告訴我要好好讀書,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為什麼我好好讀了,命運卻依舊是那個命運,沒有絲毫改變。

是什麼逼死了楊元元?

楊元元死了,她的母親接受不了自己女兒自殺的真相,非要讓學校給出一個說法。

她覺得自己女兒這麼多年都沒事,為何一到這個學校就自殺了,一定是學校的問題,要求學校拿出35萬元作為補償。

但是校方也堅持認為,楊元元的死和學校並沒有任何關係。

最後,出於人道主義,海事大學還是賠償瞭望瑞玲16萬元的補償費。

可笑楊元元一生也沒見過這麼多錢,卻在死後以自己換了16萬。

那麼究竟是什麼逼死了楊元元呢?

是楊元元自身的性格原因。

家庭的責任讓她過分壓抑了自己的心事,太多的無奈讓她飽受摧殘,內心早已脆弱不堪,才會在短短兩個月就生了死志。

是無奈的現實。

楊元元和母親一起蹉跎十年,求職的坎坷,求學的艱難,母親的悽苦,沉重的現實更是給了她一沉重打擊,最終絕望自縊。

更是母親望瑞玲過度的干涉,甚至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回顧楊元元短暫的一生,她一共經歷了三次足以改變命運的人生大事:一次高考報志願放棄法學,一次放棄考研,一次放棄考公務員。

這三次,每一次都有母親望瑞玲的插手 每一次都以楊元元的妥協收尾。

可以說,如果當時有任何一次望瑞玲選擇放手好,選擇遵循女兒的意願,或許楊元元就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畢竟每一次放在楊元元面前的,都稱得上是一條通天大道。

但這三個原因雖然重要,卻並不足以讓一直心懷希望的楊元元選擇自殺,真正逼死她的,是她心中信仰的崩塌。

楊元元信奉讀書改變命運,卻在讀書一事上屢受挫折,甚至於因為讀書,只能讓自己的母親住進冰冷的出租屋。

她想改變命運,想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她堅信讀書改變命運,卻是「越讀越苦」。

心中的信念漸漸崩塌,她接受不了這種挫敗,最終才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總結

可以說,楊元元最終走上絕路並非一個單純的因素所造成的。

在楊元元身上,甚至映射出了中國許多傳統家庭的普遍問題:強勢的母親,「愚孝」的女兒。

這樣的組合只能是一場悲劇,如果這其中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做出改變,或許結局就不會如此。

只能說,孩子要孝順,但愚孝絕對不可取。

父母要關心孩子,也想要依賴孩子,但是絕對不能過分的想要「掌控」孩子。

望瑞玲一定是愛女兒楊元元的,但是她的愛太過窒息,過分的插手女兒的事情更是幾次毀了女兒的人生,最終才讓女兒走上了絕路。

只希望,世上可以少些楊元元這樣因為「愛」而發生的悲劇。#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