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2024-06-21     緣分     3449

事業穩定了,楊希賢開始準備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在家人的介紹下,他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女孩,不久就結了婚,愛情事業雙豐收,羨煞眾人。

但過了幾年,兩人一直沒有孩子,加上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兩個人很快就分開了。

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回歸單身生活的楊希賢,開始專心搞事業,每天勤勤懇懇,總是喜歡鑽研一些罐頭加工技術,為廠子節省了不少開支。

之後,楊希賢被評為優秀員工,分了一套房子,就是他現在居住的筒子樓。

房子有了,事業也越來越好,但楊希賢過慣了一個人的日子,也不肯再找對象,就自己過了大半輩子。

一開始,筒子樓住滿了人,里里外外都熟絡,楊希賢也沒覺得有多孤獨。

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可隨著越來越多人去城裡面買房居住,筒子樓越來越冷清,到最後,就剩下楊希賢一戶人家。

無兒無女的楊希賢,聽不到鄰居們熱情地打招呼,也看不到傍晚陸陸續續回家的人群,有需要幫忙的事情,也找不到人了。

漸漸地,楊希賢覺得日子越發的孤獨。後來,社區的人也建議楊希賢搬走,或者住到養老院去,可楊希賢認為這樣太麻煩別人了,於是一直不肯搬。

他反過來想了想,一棟樓只有自己,那自己大聲看電視,不會再被投訴擾民,自己也就聽不到樓上樓下的爭吵聲和小娃娃們鬧心的哭喊聲,自己倒落個逍遙自在。

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於是,在和孤獨相伴的日子裡,楊希賢開始享受自己的生活——

每天早上7點起床,洗漱、吃飯、看報紙,之後樓下去遛個彎,中午睡個回籠覺,再出去轉一轉,到了晚上7點,準時打開新聞聯播,然後早早睡覺,度過愜意的一天。

對楊希賢來說,一個人走過半個世紀,早已習慣了孤獨,如果不是遇上了田醫生,也不會重新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再一次的溫暖相遇

2017年的一個夜晚,一輛救護車的警笛聲再次響徹夜空,剛要下班的田醫生,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楊希賢。

在被癌症折磨的歲月里,楊希賢瘦了好幾圈,沒人能挨過這樣的折磨。

而再見到楊希賢,他已經是昏迷的狀態了。

田醫生趕忙走上前去,呼喊道:「楊大爺,楊大爺……」

隨即,楊希賢被推進了搶救室。田醫生連忙和當晚值班的醫生約定好,如果楊希賢出任何問題,一定要給自己打電話,確認了之後才回家。

回顧:17年84歲癌晚期重慶老漢,遺產全送主治醫生,親屬表示理解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