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大學生因學費不足,在外流浪16年,回家後發現母親早已瘋癲

2024-06-21     緣分     3492

他也知道自己家庭情況困難,所以大學期間,廖銀超沒參加過一次校園活動、聚餐、社團活動等,絕不多花一分錢。在學習之餘還去打零工,找兼職,想給家裡減輕負擔。

這個時候的廖銀超深知唯有學習才是自己的出路,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也和苦難的命運苦苦抗爭著。

回顧:大學生因學費不足,在外流浪16年,回家後發現母親早已瘋癲

然而大五這年,殘酷的現實還是把他壓到了。

即便家裡人拼勁全力,他的學費也僅夠前四年的。到了大五這年,學校通知他如果學費不能按時繳納的話,就會拿不到畢業證。

廖銀超向學校提出了延期繳費的申請,學校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以及廖銀超確實成績優異,就同意了他的申請。

高額的學費對廖家來說是一筆巨款,因為本身父母務農,收入很低,並且廖母一直身體不好,每年的醫藥費也是一大筆錢。

回顧:大學生因學費不足,在外流浪16年,回家後發現母親早已瘋癲

這幾年為了讓廖銀超上學,家裡已經把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此時是真的無能為力了,所以直到畢業前這筆學費依然沒有繳清。

同宿舍的舍友都已經拿到畢業證,而自己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妹妹的付出,自己辛辛苦苦讀了這麼多年大學,父母也為此欠了一大筆外債,自己卻連畢業證都拿不到,這讓他怎麼面對家中的親人?

想到這些,廖銀超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身的決定:外出打拚,不混出個人樣絕不回家。

5

廖銀超就這樣消失在茫茫人海。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這樣的消失太容易了。

此後的16年,父母就再也沒有了廖銀超的音訊。

廖銀超離開學校後,先是來到了成都,但沒有畢業證又沒有其他一技之長,他只能打一些零工。

回顧:大學生因學費不足,在外流浪16年,回家後發現母親早已瘋癲

後來,他又聽說福建是沿海城市,機會多,於是他又離開四川去了福建。

去福建之後,廖銀超就在一些鞋廠打工,熟練之後他有時候工資能達到5000元,這在2010年那時也算是不錯的工資了,但這收入不穩定,有時候會沒有活干。

在那段時間裡,廖銀超也不是沒想過家人,他也經常在網上看到父母找自己的信息,每到這個時候他更覺得心如刀絞。

後來,他找到了一點精神寄託,就是在網上看書或者在工廠附近的租書的地方花上一兩塊錢去租書看。

回顧:大學生因學費不足,在外流浪16年,回家後發現母親早已瘋癲

可是好景不長,廖銀超的身份證遺失了,而他也不想再回家再辦理。

機緣巧合,他撿到了一張名叫「文志偉」的身份證複印件,那個人也是四川的,兩人長得還有些像,於是廖銀超就以文志偉的身份重新生活下來。

然而身份證的遺失,讓他再也找不到像樣的工作。沒有身份證就不能辦理銀行卡,出行也受到限制。打零工只能收現金,去看病也去那些小診所。

找工作越來越難,廖銀超開始過起了流浪的生活。沒有收入的時候,他就會撿廢品賣錢,睡在火車站、橋底下是常事。長期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讓他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