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漪清楚地記得,她將格林帶回家兩個月之後,2010年5月的一天傍晚,在她為格林剁肉的時候,就出了意外。
因為害怕吃生肉會刺激到格林骨子裡的野性,當時李微漪一直堅持將肉煮熟了再喂給格林吃。結果在剁肉的時候她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因此流出了鮮血,疼得她當場蹲了下去。
一直在腳邊亂轉等待吃肉的格林,見到「媽媽」這個樣子立馬迎了過去,伸出小舌頭舔傷口,然而,當它的舌頭真正接觸到血腥味的那一刻,眼睛立馬瞪得溜圓,瘋狂的舔起了血液,甚至連地上的都沒放過。
看到格林的這個表現,李微漪終於明白了,狼終究是狼,也許回歸大自然才是格林的最好歸宿。
野性的回歸
在格林長到三個多月的時候,已經長得越來越「有個狼樣」了,不過因為是人類從小養到大的產物,格林完全不具備野外捕獵的能力。
李微漪拒絕了男友提出的將格林送去動物園的建議,下定決心要將格林送回大自然,這種情況下,對格林進行野化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一般而言,小狼的捕獵本領都是跟母狼學的,問題是李微漪可沒有教格林捕獵的本事。為此,她專門找來了一些狼捕獵的紀錄片給格林播放,讓它「充分學習理論知識」。
當然,理論和實踐是分不開的,她又專門找來了幾隻活雞,用繩子系上讓格林練習捕食。
這種別開生面的訓練方法無疑很有想法,效果嘛,很差。
在這種情況下,李微漪決定改變「既定教育方針」。
不久之後,李微漪帶著小狼投奔了一個開獒場的朋友,格林長得雖然已經比較壯實了,但在龐然大物一般的藏獒面前仍然是個「小老弟」,被藏獒們當球踢。
環境能改造人,自然也能改造狼。每天都被咬得遍體鱗傷的格林逐漸學會了「拜山頭」,主動和藏獒裡面的「頭頭」搞好關係,每回其他藏獒要踢它,格林就往「頭頭」的肚子底下鑽,這樣就沒人欺負它了。
時間長了,格林和其他藏獒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好,它也慢慢地學會了捕獵的本領。
好景不長,有一次格林捕獵的時候不小心跑到了隔壁藏獒群的地盤,被人家咬傷了。它的「大哥」們見狀很是憤怒,直接把鐵皮牆給咬破了,衝到隔壁和另一夥藏獒乾了一架,獒場因此損失不小。
李微漪沒辦法,只好帶著格林離開了。
此時已經是2010年10月,7個月大的格林也成年了。李微漪帶著格林回到了當初撿到它的那一片草原,並紮下了帳篷,準備進行最後的放生訓練,結果第一天格林就差點被一隻金雕抓走了。
也正因此,李微漪猛然意識到,哪怕是在草原上,格林也並不是最頂級的捕獵者,她還要陪它一段時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