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又掙扎了一年之後,韋兆安和弟弟帶著不多的行李回了廣西。
禍不單行,逼上絕路
韋兆寧原本想把哥哥送回老家,好好養養身體。但韋兆安堅決不同意,他不想要年邁的爺爺奶奶為他擔心。韋兆寧沒辦法,只能帶著哥哥去了南寧。
韋兆寧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干裝修的工作,韋兆安想跟著弟弟去打打下手,但他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根本干不重活,所以只能留在家裡照顧弟弟的飲食起居。
當時南寧正在發展期,建起了很多新樓,韋兆寧的活也很多,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門幹活,他也不忍心叫醒因為疼痛很晚才睡著的哥哥,晚上也總是夜深了才回家,韋兆安發現自己根本幫不了弟弟任何忙,內心十分痛苦。
久病成醫,韋兆安在醫院住了幾個月,又吃了一年多的藥,再加上他之前在衛校學習過一段日子,慢慢地就對醫學有了一些了解。韋兆安不甘心當一個廢物決定開始學醫。為了節省藥費,韋兆安利用從書上學到的中醫知識給自己配藥。韋兆安告訴弟弟:「我還沒有放棄,我以後給人看病賺錢,減輕你的負擔。」
韋兆安
韋兆安從來都沒有覺得哥哥是自己的累贅,小時候家裡有好吃的哥哥都會讓給他,現在哥哥身體不好他覺得自己照顧哥哥都是應該的,但看到哥哥被病痛纏身依舊在為生活努力,他感到很欣慰。
原本以為苦難已經過去了,生活在向著光明的方向發展,卻又突然傳來了爺爺車禍的噩耗。為了給爺爺治傷,兩兄弟把自己手裡所有的錢都寄回了家裡,原本就艱難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韋兆安為了省錢甚至一度停了自己的藥,病痛發作時他只能獨自煎熬。
如果在晚上,疼痛來襲,韋兆安怕弟弟看到自己的樣子會擔心,不敢發出一絲聲音,只能咬著被子顫抖,沒幾天他的被子就被咬破了。
禍不單行,爺爺剛從醫院回家,家裡又傳來消息說母親病重,讓兄弟兩人趕緊回家。2005年8月1日,在外漂泊了3年的韋兆安和韋兆寧終於回家了。這是韋兆安受傷之後第一次回家,他離家時是個150斤重的大小伙,如今卻已經瘦得不足90斤。奶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看到孫子這個瘦弱的樣子就已經濕了眼眶。
韋兆安家人接受採訪
韋兆安終於告訴了家人自己受傷的事情,但他話只說了一半:「之前在珠海受了傷,現在已經都好了,不用擔心。」
但真相是瞞不住的。回家的第二天晚上,韋兆安突發腹痛,一家人看著他痛地在床上打滾的樣子都嚇壞了,連夜將他送到了鎮上的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韋兆寧之前腸道的傷口又裂開了,情況十分複雜,需要送去市裡的大醫院治療。
這時候韋兆安吃了止疼藥安睡在病床上,而守在病床邊的父親疼得無法疼地無法安眠。
8月3日晚上,在父親和弟弟的陪伴下,韋兆安轉院到了南寧市的一家醫院。韋兆安閉著眼睛假寐,聽著父親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借錢,心裡想著家裡年老的爺爺奶奶、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和重病在床的母親,只覺得自己就像是會壓死這個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政府慰問韋兆安家人
8月4日,韋兆安的父親趕回家中照顧母親,留下韋兆寧在醫院陪伴韋兆安。韋兆安看起來十分平靜,也很配合醫生的治療。一家子的重擔都落到了弟弟一個人身上,韋兆安十分愧疚:「這段時間辛苦你了,都怪哥沒用。但是我這個樣子,家裡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只能靠你了。哥知道你不容易,但是他們只有你了。」
韋兆寧握住哥哥的手,安慰他道:「哥,你別這樣說,我不辛苦,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韋兆安由於腸道受損,很多東西都不能吃,但這天中午他卻突然跟弟弟說想吃地瓜,韋兆安覺得哥哥有食慾是好事,立馬就出去幫哥哥找。韋兆安站在窗口看著樓下弟弟漸行漸遠的身影,等到弟弟消失在視野中後,他露出了一個久違的、放鬆的笑,然後果斷地爬上窗台,從19樓縱身躍下。這一刻,他找回了當英雄的感覺,就像兩年前沖向歹徒時一樣。
結語
好人有好報只是我們的理想,現實中有很多好人行了善舉卻沒有得到生活的善待。韋兆安的自殺讓他重新回到了公眾的視野,當初那些將他遺忘的人又記起了他,但也不過感嘆一句「可惜了啊。」
韋兆安足夠勇敢也足夠堅強,但他還是被生活逼到了絕路。如果人們能夠給他多一些關注和關懷,如果社會能夠給予他多一些援助,他是不是就能熬過這些苦痛呢?韋兆安的生命永遠地停留了25歲,他已經沒有如果了,但在他之後還會有像他一樣的人出現,或許韋兆安用自己的死亡警醒了這個社會:別讓英雄走上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