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棄嬰搖身一變,成為名校博士,28歲的她在求學道路上,依舊不忘八旬癡呆養母,現實版「小芳」孫玉晴在節目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網友,也感動了全中國。
她的背後到底有何坎坷經歷?
本期的子牙童趣咱們老百姓,將為大家講述這個女孩不一樣的人生故事。
屬於孫玉晴的一道曙光 1991年,在隨州市火車站里,吳世菊夫婦撿到了一個行李袋,裡面裝著的是一名呱呱落地沒多久的女嬰,這個女嬰就是孫玉晴。
面對這突然撿到的女嬰,吳世菊夫婦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在那個年代,養一個孩子便意味著需要一大筆支出。
而他們夫婦二人的生活本就不富裕,加上年紀已過半百,哪兒來的時間還有金錢去養一個孩子?
只是如果就這樣放任不管,這孩子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一咬牙一跺腳,夫妻二人當場決定收養這個女嬰,就算是砸鍋賣鐵,只要他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這孩子餓肚子。
就這樣,吳世菊夫婦就把這女嬰給帶回了家,並取名為孫玉晴。
當時,吳世菊已經51歲了,她的丈夫也已經65歲,年過半百的兩人沒有小孩兒,對著這個突然到來的孩子,更是視如己出。
他們夫婦二人把自己所有的關愛都給了孫玉晴,盡自己所能給予了她最好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孫玉晴不足一歲的時候,突然生了場大病。
吳世菊夫婦連夜將其送到了附近的醫院並辦理了住院,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吳世菊夫婦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拿不出錢,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斷掉治療。
他們跪著苦苦哀求醫生,打欠條也好、給醫院免費打掃衛生也罷,只要能救孩子,他們什麼都願意去做。
醫院被他們的善良給打動了,減免了一定的治療費用,吳世菊夫婦對此也十分感謝,省吃儉用湊齊了剩餘的費用。
後來,孫玉晴提及這件事情的時候,抹著眼淚說,他們給了她兩次生命,第一次是在火車站,第二次就是在醫院。
努力讀書,改變命運 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孫玉晴總是跟著吳世菊去學校撿廢品,再背到離家十幾里外的收購點賣掉。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走過了炎炎烈日,也走過了臘月寒冬,孫玉晴長大了,成為了一名高中生,而她的養父母卻已經頭髮花白。
升入高中的她,學習也十分刻苦,成績也比較好,只是年邁父母的身體都不算好,她在學習之餘還需要照顧父母。
在距離大學聯考還有三個月時間時,84歲高齡的父親病重在床,孫玉晴希望留在家裡照顧父親,而吳世菊卻搖搖頭,讓她回去上學。
「你要好好學習,你要有出息。」這是父親最後和她說的話,第二天,便得到父親已經去世的消息。
這個消息對孫玉晴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她整個人都無心學習,於是在大學聯考的戰場上發揮失常了。
分數出來之後,孫玉晴在三本和高職高專中果斷選擇了費用較低的高職高專,她相信自己就算是讀高職高專,也能有出息。
於是在她一進入學校,就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她要讀全日制本科,然後還要讀研究生。目標容易制定,這個過程可不容易。
孫玉晴上了大學,面對的不僅是艱難的學習生活,還有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周末連跑三個家教,工作日就在食堂打工。
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兼職,努力爭取到獎學金,在保證自己學費和生活費的同時,孫玉晴不忘泡在圖書館里學習。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