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籌拍古裝大片《赤壁》的吳宇森,迎來了執導《建國大業》的邀約,無法抽身的他,忍痛推了導演一職,成就了韓三平。
在拍攝時,韓三平還邀請了吳宇森客串,但因為該片容量太大,人物太多,只能將吳宇森的戲份全部刪除。
被刪減的,不止吳宇森,還有很多明星大咖、影壇大佬,這部影片創造了一個記錄,足足邀請了172位明星,來飾演、客串這部作品。
除此之外,還有兩位導演黃建新和韓三平,他們在中國影壇都有舉重若輕的地位,尤其是韓三平,那是影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馮小剛、陳凱歌等人看到他,都等尊稱一聲韓總,他扶持過很多導演,姜文、寧浩等年輕的導演,都有他在背後助力。
不但是助力年輕一輩的導演,就連許多影視劇都有他的牽線搭橋和傾力相助,就拿《隱秘的角落》來說,韓三平就是監製,還將秦昊拉進去,才有了經典。
與韓三平搭檔的導演黃建新,也是一位比擬陳凱歌張藝謀的大導演,他執導的電影《背靠背,臉對臉》,在豆瓣更是高達9.4的評分。
由他執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高質量的影片,尤其是影片中的一些情節,更是讓觀眾倍感唏噓。
尤其是第一屆政協會議,從哈爾濱挪到北平,參會人員的不易,這其實在歷史上都有跡可循,並非編劇杜撰。
當然,除去馮玉祥在遊輪被燒死,還有一些代表乘坐蘇聯飛機遭遇空難,李濟深偽裝成商人。
而在影片中,有一段是國民黨企圖用飛機轟炸,試圖將毛主席葬身火海,聶榮臻及時果斷地用擔架抬上還在夢中的毛主席,這才躲過一劫,而這一段,也是還原了當時的情景。就連毛主席身穿的衣服選的都是同樣顏色。
對於歷史的復原,這才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不易,建國的每一步都來之不易。
在拍攝期間,韓三平和黃建新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力求達到心目中的歷史還原,建國前夕,千鈞一髮的險情故事,也讓本片變得更加跌宕起伏,給人更加震撼的感覺。
明星大咖不計片酬參演,唯有電影《建國大業》。
為了能夠還原歷史,導演黃建新與韓三平要求嚴格,就連場地考察都不例外,尤其是那些參加會議和談判的地方,故址雖然還存在,但周圍都是現代建築物,要拍室內的話,還可以。但要拍室外,難免會露出馬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