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is鄧給我的第一個感受是「美」,一種超越性別的,詩意的美,優雅靈動,從容不迫。他給我的總體感受是,天賦極高,遊刃有餘。從擅長很多工作這方面來看,他的確相當全才。
在各種可能的道路中,我很慶幸他選擇了藝術這條路,讓我們看到了熒幕上的他和創造了這個「他」的他。
創意總監denis鄧
在此,說說我對鄧氏MV的一些觀後感。
《嫉妒》。在這部MV中,我驚嘆於節奏踩點的準確和高潮部分的畫面呈現,誇張而魔幻的手法極大地調動了我的情緒,把嫉妒時的憤怒和不理智具象化展現在我眼前,極富視覺衝擊力。尤其當魚缸被砸破的瞬間,所有的水如瀑布般轟然湧出,配合音樂的宣洩,所有的情緒都被調動到最高點。此後,一個急轉直下,揚起的巴掌變成了後悔示好的擁抱。當Erik用一個吻把這場家庭戰爭停息以後,我以為故事結束了,這一切都只是源於Erik的無端猜忌。不曾想在MV的最後竟然來了個反轉,實錘了綠帽。Denis說,他喜歡挑戰人們的情緒。OK,對我來說,他做到了。
就是這部處女作《嫉妒》,讓小鄧一戰成名,並從此為越南MV製作行業引入了「創意總監」的概念。
《男孩和人魚》。在鄧的作品中,這部作品實在是難得的清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MV,因為它以一種童真的形式講述成長和叛逆,真真切切地感動了我。腿上裝著矯正器的男孩想把人魚送回水中。他走不了路,但身邊有熱情幫忙騎著木馬就上路的小夥伴,一個個豪邁得像個出征的英雄。他們難以抵擋冰淇淋的誘惑,差點被家長抓包,小報傳腿男孩用美人魚的魔力擋住了大人。眼看著他自己的母親就要追上,孩華環立子們拔出塑料刀劍,祭起塑料小風扇,在美人魚的魔力中沖向家長,為他爭取了機會。小男孩轉身就跑,一開始步履蹣跚,緊接著掙脫了矯正器,邁開雙腿跑了起來,順利把人魚送回了水裡。這致敬《阿甘正傳壁常》的畫面每次看來都令我熱淚盈眶。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仿佛也是denis自身的寫照。被束縛的孩子終究有一天要為了他的夢想踏上旅程,也終有一天會掙脫束縛,走出他自己的人生。因此,整個故事就帶上了一種神聖感、儀式感。孩子的夢,如同人魚一樣,終究將游向遠方,追逐星辰大海。
《淚色》。這一部震撼我的是出乎意料的轉折和高潮部分的戲劇張力。不同畫面的快速切換和碰撞強調了今昔情境的相似性,營造出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震驚。他的作品總是給我一種「想不到」的感覺。另外,畫面表現力我也喜歡,尤其是女孩在台上跳芭蕾舞時,從陰影里生出的黑色翅膀,相當驚艷。
《在你的記憶里》是小鄧最喜歡的作品,主要講述女孩對逝去男友的懷念以及代替男友完成夢想的故事。不斷交織出現的對比畫面,訴說著過去的幸福和當下的痛苦,勾起了悲歡離合物是人非的濃濃傷感。
還有不少作品象徵意味比較強。
《烤箱》mv片如其名,給我的感覺是擁擠、燥熱。風扇頭猛男的意象讓我印象深刻,充滿性隱喻意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