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變賣家產,砸千萬開發沙漠,因地里寶貝,13年後年入2.7億

2024-06-27

「真是瘋了,那裡寸草不生,連一滴水都沒有,你能幹嘛?」

2007年,一名甘肅的中年女人竟要帶上千萬身家,去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創業。

家裡人強烈反對,但她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怎麼勸也不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成功了,十三年後,在戈壁灘上的她一年總收入高達2.7億。

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01

這名女子名叫舒芳,來自甘肅省靖遠縣一個普通的家庭,家裡兄弟姐妹比較多。

舒芳從小就聰明能幹,婚後,她和丈夫一起做起了小家電生意。

1996年,他們在甘肅景泰縣開起了第一家民營家電商場,因為抓住了家電業的風口,幾年下來,也存下不少積蓄。

然而,隨著家電市場漸漸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舒芳敏銳地察覺到電器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她思考著:「是不是該換個行業了?」

恰巧這時,舒芳看見政府在大力宣傳鼓勵個人去開發戈壁灘,還出台了相關的優惠政策。

這讓舒芳眼前一亮:「這可還沒人做過呢,要是在荒漠上種點什麼東西該多有意思,還能賺錢。」

舒芳把想法跟家人說了,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大家都覺得「想要在戈壁灘上種出東西,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要是這麼好做,別人怎麼不去?」

可是,舒芳不這麼認為,舒芳覺得開發戈壁灘困難肯定是有的,但也不是絕對做不成的呀!正因為有困難,所以才有機會。

舒芳家裡的兄弟姐妹比較多,也都是種地的,如果能拉上大夥一起,人多力量大,也許就干成了呢?

說干就干,憑著一股子毅力,舒芳硬是把當初反對她的家裡人一一說服了。

隨後,舒芳把自家的店鋪轉了出去,整理出來一千多萬資產,奔著戈壁灘出發了。

舒芳在景泰縣境內四處考察,花了半年時間終於找到了一處窩子地,那裡的土層比較厚,中間可以種農作物,四周高出來的地方可以種點樹擋風沙。

更可喜的是,那裡距離灌溉水渠13公里左右,離水源算是比較近了。

於是,舒芳在那裡承包下了1.5萬畝荒地。

然而,理想總是豐滿的,但是行動起來卻要艱難得多。

為了引入水源,舒芳要把2500根6米長的引水管道,一根根地鋪在地上穿行13公里,為了防凍,引水管必須要埋2米深。

而且,由於舒芳選中的基地位於高處,和水渠之間的落差有70米,想要水往高處走,就必須建二級泵站,施工難度不是一般大。

舒芳每天帶著工人們早上7點多就開工,一直干到晚上八九點,荒漠裡沒地方做飯,餓了就隨便吃點乾糧,甚至有時候忙起來,舒芳連吃都顧不上。這樣艱苦的施工,舒芳生生把自己熬出了胃炎。

最讓人崩潰的是,老天也要來摻和一腳,乾旱多年的景泰縣,那年秋天竟然時不時就降場雨,四處光禿禿的沙漠,下起雨來,無處可躲。

經常這麼任雨淋也不行,於是舒芳帶著大夥,下雨時就鑽進管道里趴著,有時候一趴就是一個多小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身體疲憊到極致,當初激情滿滿的舒芳忍不住崩潰流淚,她甚至懷疑:「這個決定是不是錯了,真的太難了。」

痛哭過後,心中的鬱悶好像也隨著淚水釋放了出來,擦乾眼淚,舒芳又咬咬牙給自己打氣:「萬事開頭難,再堅持一下就好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0天日以繼夜地工作,引水工程終於完工了。

2007年11月5日,半夜12點開水閘,舒芳和大夥都不願睡覺,大家一眼不眨地盯著出水口。

不一會兒,大夥兒就聽到一陣「嘩啦啦」的水聲,「這流水聲真美妙,」大夥激動地把鞭炮都點上了。

02

有了水,接下來舒芳開始思考要在荒漠裡種些什麼?

為了少走彎路,舒芳做足了功課,她特意去請教專家,做了規劃。

在專家的建議下,舒芳在外圍種下了白楊樹,用來阻擋風沙,裡面則種下一種叫「文冠果」的樹。

文冠果樹非常耐乾旱,很適合種在戈壁灘上,而且它結出來的果子還能榨油,一斤油的價格高達200元。

舒芳一口氣就種下了5000畝的文冠果樹。

但凡事有利有弊,文冠果樹雖然耐旱值錢,但是它要等4年才有收成,這段空白期也不能眼巴巴地乾耗著呀!

「不行,我還要種點能快速產生效益的。」於是,舒芳又開始四處考察。

終於,她在寧夏了解到,甘草不僅能適應戈壁灘的惡劣環境,而且只要兩年就能有收穫。

興奮不已的舒芳立馬在寧夏請來了技術員,種下了50畝的甘草苗。

2011年10月,種下兩年的甘草終於要收了。

挖甘草那天,舒芳早早就來到了地里,歡天喜地地準備迎接第一次的收成。

可挖上來的甘草卻給舒芳潑了一盆冷水,「這一堆亂七八糟的草根,真的是甘草嗎?」

幾十畝地的甘草,不僅產量極低,而且品相差得可憐,細小雜亂的鬚根,根本就不能切片。

苦苦等待了兩年,竟然一無所獲,這讓舒芳十分沮喪。

更讓舒芳崩潰的是,她從2007年進入戈壁灘,已經過去4年了,上千萬的資金跟流水一樣「嘩嘩嘩」往外流,眼看著錢花完了卻還沒有一丁點收成,舒芳一度陷入了恐慌。

然而,固執的舒芳依然覺得自己選擇種甘草是對的,「種甘草是肯定錯不了的,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舒芳帶著疑問,四處尋找有權威的種植專家。

「甘草不是這麼種的。」專家的一段話,讓舒芳恍然大悟。

原來,直接種下甘草苗,它會發出很多的根須,營養就分散了,甘草自然就長不大,想要種出又粗又直的甘草,就得直接種甘草種子。

找到原因後,舒芳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她決定再拼一次。於是,舒芳又籌集了300多萬資金,一口氣種下了一千畝的甘草種子。

皇天不負有心人,2年後,舒芳種下的甘草果真有了大豐收,這次種出來的甘草根又長又直,有將近1米長,而且鬚根也少,一畝地就能收900公斤。

有了好收成,舒芳更不能閒著,她走訪國內多個藥材市場,尋找客戶,最終鮮甘草以4.5元一公斤的價格賣了出去,一畝地就能賣到四千多元。

這時,文冠果的果期也到了,舒芳又找到了工廠代加工,把生產出來的文冠果油買給經銷商。

多年的付出總算有了收穫,讓舒芳有了更大的信心。

在這期間舒芳發現,甘草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於是她決定擴大種植範圍。

2017年,舒芳在距離基地70公里的地方,又盤下4萬畝荒地,種下了甘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加大甘草種植的同時,舒芳還建起了切片加工廠,將甘草經過切片處理後再出售。

隨著甘草越種越多,煩惱也隨之而來:挖甘草前必須人工把甘草枝葉給割掉,不僅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而且割下的葉子沒地方放。

然而,這個令舒芳頭疼的煩惱,最後竟然又成了另一個商機。

03

舒芳和婆婆聊天時說起:「請人割甘草葉都花了上百萬了。」

婆婆聽了笑著說:「我們過去那會窮,為了省點飼料,我還到山上割甘草葉回來喂豬呢。」

舒芳一聽,心頭一震:「甘草葉還能喂豬呢?可是甘草葉子裡含有牲畜需要的營養嗎?」

為了弄清楚,舒芳馬上帶上甘草葉子去北京找相關機構化驗,化驗結果讓舒芳十分驚喜:甘草葉和普通的草木一樣,粗蛋白含量超過了18%,絕對可以喂牲畜。

回到家,舒芳決定養羊。

西北人都愛吃羊肉,而且羊還能趕到地里吃甘草葉子。

說干就干,舒芳立馬買了5000隻羊回來,8月過後,等地里的甘草生長穩定了,工人們就把羊趕到地里吃甘草葉。

甘草收割時,工人會用機器把羊吃剩下的葉子收集好,做成飼料。

用甘草葉和飼料混著喂羊,一隻羊的成本能降到100元。就這樣,地上的葉子和地下的甘草都成了寶貝,一點都不浪費。

2017年年底,舒芳養的羊要出欄了。

可是,這麼一大批羊,想要一整批賣出,肯定是不現實的。於是,舒芳建起了屠宰場,把羊肉進行分割出售。

舒芳還請來了一批專業的銷售團隊,專門去省內外跑業務,聯繫銷路。

因為羊肉質量很好,舒芳決定走中高端路線,一斤羊肉的價格要比普通羊肉高3塊錢。

可是,就因為羊肉的定價高,舒芳的銷售團隊出去跑了兩個月,業績卻不理想。

羊養出來了,屠宰場也建好了,羊肉賣不出去那可怎麼辦好?

「不行,我得自己出馬。」舒芳決定,親自出去找客戶。

舒芳第一站就到景泰縣的一家生意火紅的燒烤店。

燒烤店經理看過羊肉後覺得很不錯,但當她聽到舒芳的報價和支付條件後,立馬打了退堂鼓。

舒芳的羊肉不僅價格高,而且她要求不能賒帳,當天的貨必須當天付款。

羊肉店的經理聽後,丟下一句:「我再考慮考慮」,之後便沒了下文。

但舒芳可沒那麼容易放棄,幾天後,她又找到了范經理,跟范經理說:「你先不用著急做決定,我今天帶你到我那參觀參觀,買賣不成咱們就交個朋友嘛。」

於是,范經理跟著舒芳到了她的基地,當聽到舒芳講起她的創業故事時,不禁對舒芳刮目相看。

後來舒芳又提出,可以為燒烤店量身定做幾款產品,隨意任她挑選羊的部位,羊肉也可以幫她串好,拿回去後可以直接使用。

對范經理來講,這可方便多了。

不得不說,舒芳確實很有經商能力,她這項「精準服務」成功俘獲了范經理的心,他們當場就敲定了合作。

之後,舒芳按照同樣的方式,陸續簽下了不少長期的合作商家。

屠宰場成功做起來了,生意也越來越好,舒芳養的羊開始供不應求。

看見附近農戶的羊賣不出去,舒開始到附近去收購農戶家的羊。

過去農民們因為找不到銷路,很多人家都不敢養羊,這時聽說有大商戶上門收羊,大家都牟足了勁,家家戶戶都養起了羊。

2019年,舒芳一年養了5萬隻羊,又在農戶那收購了10萬隻,屠宰場一共屠宰出了15萬隻羊,加上甘草和文冠果的收益,舒芳一年的總收益共有2.7億元。

回想當初,舒芳憑著一腔熱血,一頭扎進了這個一望無際的荒漠,她也不曾想過,會有這樣的收穫。

最令舒芳自豪的是,她種下的幾萬棵樹,深深地把根扎在了戈壁灘上,給曾經荒蕪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04

如今,13年一晃而過,舒芳在戈壁灘上傾注了無數的心血,不僅收穫了個人財富,還帶動了周圍的經濟,更是實現了讓荒漠變綠洲的奇蹟。

我國的荒漠面積高達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是世界上荒漠面積最多的國家,受到的風沙侵害最嚴重,受影響的人口也最多。

所以,需要更多像舒芳一樣,有能力有志向的人,能走進沙漠,把每一寸荒地都利用上,讓它一點一點地綠起來。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