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兩個侄子40年,我生病住院,他們的表現,讓我讀懂了人性

2024-06-27     緣分     6455

「嗨,都忙,都忙。」我苦笑一聲,轉過頭去,不想讓人看見我眼裡的失落。

正當我覺得自己被全世界遺忘了的時候,病房門被輕輕推開,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阿明的小女兒,欣怡。她手裡提著保溫桶,怯生生地走了進來。

「爺爺,我爸媽忙,我來給您送飯。」小姑娘眨巴著大眼睛,聲音細細的。

我的心猛地一顫,這小丫頭片子,平時我也沒少疼她,沒想到這會兒倒是她來了。我招招手讓她過來,看著她笨拙地給我喂飯,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欣怡,你爸媽咋不來?」

「爸說他忙,媽說路遠,不方便。我就跟他們說,我不怕,我能照顧爺爺。」欣怡說著,眼裡閃過一絲堅定。

我嘆了口氣,心想,到底是血脈相連啊,這孩子,比她爹媽強多了。我一邊吃著飯,一邊跟欣怡聊著天,病房裡頭總算有了點人氣。

就在我病情稍微好轉,準備出院的時候,阿強終於出現了,帶著一堆保健品,滿臉愧疚。

補貼兩個侄子40年,我生病住院,他們的表現,讓我讀懂了人性

「叔,我……我對不起您。」

我擺擺手,示意他坐下:「你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阿強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的難處,我聽著,心裡卻在想,這些年的補貼,換來的竟是這麼個結果。我拍拍他的手背,什麼也沒說,只是那份親情,好像從此就淡了,遠了。

出院後,我回到了那個空蕩蕩的家,心也跟著空蕩了許多。村裡的風言風語傳到了我耳朵里,說什麼「養兒防老,到頭來一場空」。我苦笑,不置可否。但心裡卻開始盤算,這往後的生活,不能再指望別人了。

我賣了幾畝地,加上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在村裡開了一間小賣部。每天和來往的鄉親們聊聊天,日子倒也過得不那麼孤單了。欣怡放學後常來幫我照看店鋪,她的笑聲成了我生活中的甜味劑。

阿強和阿明偶爾也會打個電話來,問問近況,我總是淡淡地回應,不再像以前那樣掏心掏肺。他們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開始嘗試著多回家看看,尤其是欣怡,總愛拉著她爸她叔一起來。家裡漸漸有了些人氣,但我知道,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開始用筆記錄下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好的壞的,都成了故事。有一天,欣怡翻看我的筆記,眼眶紅紅的:「爺爺,您的故事真好,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我心裡一動,或許,這還真是一條出路。於是,我鼓起勇氣,把這些故事投稿給了幾個平台,沒想到還真有人願意發表。我這老頭子,居然也成了「網紅」,雖然讀者不多,但每次看到有人留言說從我的故事裡找到了共鳴,我就覺得值了。

如今,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有小賣部的忙碌,有欣怡的陪伴,還有那些文字帶給我的安慰。我時常想,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我還會不會選擇這條路?也許會,也許不會,但至少現在,我學會了如何在孤獨中找到自我,如何在失望後依然抱有希望。

補貼兩個侄子四十年,我生病住院的那段經歷,確實讓我讀懂了人性的複雜與多變。但我更明白,無論外界如何變遷,保持內心的善良與堅韌,才是給自己最好的補貼。而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最終會化作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時也溫暖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