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女婿給我買了張摺疊床放在了客廳,又給我買了個簡易的衣服支架,這事就算解決了。
但不知為何,從這事之後,我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我的態度變了。
4
有次我上廁所忘了沖馬桶,女兒劈頭蓋臉的說我了一頓,當著女婿和外孫的面我臉都紅了。
「不就是忘沖廁所了嗎,你沖一下不就行了,至於發這麼大火嗎」?
要不是女婿把她拽進了房間,估計我倆就吵起來了。我穩定情緒後,坐在沙發上看著小外孫排積木,無意間聽見了他兩口子的對話:
「你爸在咱家真不方便,你打算怎麼辦」?
「我能怎麼辦,還能攆他走嗎?他回去我也不放心阿」!
不知道他倆是故意說給我聽的,還是壓根不清楚家裡的隔音效果很差。
上中學的大外孫在一邊趴著寫作業,也聽見了爸媽的爭吵聲,他跑過來問我:「姥爺,你啥時候走」?
我撫摸著他的頭說「快了,快了」,我扭頭擦了擦眼淚,繼續給小外孫扇扇子。
其實我心裡挺糾結的,我感覺如果就這樣回老家有點對不起女兒,萬一我走後女婿因此欺負她怎麼辦?但不走又說不過去,人家都把話說的這份上了。
最後思來想去,我決定再待幾天,一來是為了讓女婿別因為這事對我女兒有意見,二來是想多看看外孫。
我不吵著在房間裡睡覺了,上廁所每次都會檢查馬桶,外孫上下學也都由我接送。
我知道只有我走了他們的矛盾才會消失,可作為一個父親,我還是想給女兒長點臉。
不過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我才醒悟是自己自作多情了,第二天我就立刻「逃」回了老家。
5
女兒需要去外地出差一周,家裡只剩下了我跟女婿和外孫,我們都不會做飯,女婿一日三餐都在點外賣。
外賣這種東西很方便,在手機上點兩下就有人給送餐過來,兩個外孫高興的享受著,可我這身老骨頭卻吃不了這麼油膩的東西。
5天的時間裡,每頓飯我都湊活幾口,整個人餓的面黃肌瘦。
女兒回來的那天,我是全家最高興的,我心想終於能吃一頓家裡做的飯了,誰知女兒把行李箱一放,說道:「我累了,點外賣吧」。
我不敢說什麼,有啥就吃啥吧,但連續吃了12天之後我實在胃疼的難受,我對女兒說:「能不能不吃外賣啦?我消化不了」。
「你怎麼這麼自私,我上班不累嗎」?那是女兒第一次沖我怒吼,我楞在原地沉默了很久很久......
吃完外賣,女兒走到我身邊給我道歉,說最近工作壓力太大了,讓我別往心裡去。
我笑了笑,立刻給她台階下了。可我心裡很明白,她的焦慮不在於工作,而在於我。
她回來的第二天,戴上圍裙做了一桌子飯,一個勁往我碗里夾雞腿。
我吃了很多,酒也喝了不少,我在飯桌上對他們說我想回鄉下了,女兒問我是不是還在生氣。我說鄉下空氣好,街坊鄰居都認識,比樓上舒服。
女兒和女婿說了好多挽留我的話,不過我覺得他們的臉上漏出了一種無法表述的輕鬆感。
到了下午,女婿就開著奔馳把我送回了老家,現在我覺得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老窩舒服。
老人是否應該去子女家養老,其實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子女有責任照顧年邁的父母,但現在的年輕人又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把父母接到身邊來住,肯定既有方便之處也有不便之處。
不同的養老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包括近幾年比較火的「抱團養老」、「酒店養老」都是如此。
那麼你對文中的事情有什麼看法呢?
你覺得怎樣的養老方式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