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去了私立中學後,也確實有效果,成績提升不少,中考時,還考上本校的高中。
然後讀了高中,也保持著不錯的水平。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高二開始又成績下降了,導致高三第一次參加高考時,只勉強考了個專科線的分數。
雖然當時也能去一些高職院校,還挺不錯的。但我卻很不滿意,因為兒子是嚴重偏了三門科目,才導致沒考到本科線的。而我很想兒子努力能考個本科,畢竟本科出來工作更有前途。
於是,我就勸了兒子復讀一年,再努力衝刺一下。
那一年復讀,我們一家可真是為兒子而活的。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讓妻子和丈母娘輪番住到那邊去,然後給復讀的兒子做營養餐,除了早餐午餐,每天晚餐都送。
一到放假那些,我們也會請專業的輔導老師給他開小灶,為了激起兒子考大學的鬥志,他的很多需求我們都會滿足,給他買新款手機、買限量版球鞋、發四位五位數的紅包等等。
我們為了兒子的考學,就像著了魔似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也不知道是我激勵得好,還是復讀了一年更有經驗,兒子第二次參加高考時,成功過了本科線。
雖然也是剛剛好壓分數線,只能讀個三本院校,但三本也是本科,以後考公,進什麼單位,也不分三本一本的。
為了更好地畢業後考公,我們給兒子報了個行政管理方向的專業,主打就是和未來工作對標。
兒子在上大學期間,也是表現很不錯,當過學生會副主席,參加過籃球比賽,還做過志願者等。
我們都以為他會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未來前行,誰知畢業後,卻發現並不是所有本科生,都能有好的前途。
8年前兒子畢業了,他按照我們安排的路線,回來家裡這邊考公。
以為老家這邊屬於三四線城市,會比外面大城市容易上岸,誰知兒子回來考了兩年,國考省考和一些特別的事業編,都去考了,卻沒有一個考上。最好的都只是筆試拿了第二,面試卻沒過。
為了兒子能抓緊有個好工作,我們夫妻倆也各種找關係,給兒子找了不少還不錯的工作,不是去國企下屬公司當合同工的,就是去某民企做不錯職位的,除了工作忙點,但待遇還是很可以的。
兒子也聽話去應聘了,但是兒子去了那些好崗位,卻都待不久,做沒半年,或才幾個月就說幹不了,他就想考公,進入體制內。
就這樣兒子去工作了一年半,又回來繼續考公之路。為了兒子考公,我們也給他報了各種班,花了好幾萬。
也不知是不是運氣好,還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前年春,兒子重新考公的第二年,終於考上了一個鄉鎮的事業編,進入了體制內。當時收到通知時,我和妻子都高興壞了,覺得兒子的事業終於穩定了。
然而,等兒子開始領鐵飯碗工作時,我和妻子卻高興不起來了。
沒想到那鄉鎮的待遇太差了,除去五險一金,最後到手才4000多。雖然這工資對很多人來說,也很不錯,但對我們家來說,卻很糟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