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見一些父母會抱怨自己的兒女不孝,不常回家,也不怎麼關心他們,好像自己就是生而未養的父母一樣,不受子女孝順與親近。
而一說起不孝,大家也會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麼子女不孝,肯定就是子女的錯。但很多人卻不知,有時候子女會變得不孝順,並不能全怪他們,因為多數不孝的子女,都是父母自己培養出來的。
對此,我的一位鄰居國叔,他們家就是一個極好的案例。
我的鄰居國叔,今年61歲,老伴58歲,他們一共生育了兩女一兒。
原本這樣的五口之家挺美好的,但國叔的子女卻很不孝,一個個長大後,不是遠離父母,就是常年不回家,過年過節都不見團圓,搞得國叔夫妻倆就像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一樣。
對於國叔家這種情況,我想很多不認識或不熟悉的人,都會認為這肯定子女出入社會後學壞的,或者也會說被人帶壞了。
但作為二三十年的鄰居,我卻想說他們會得不到子女的孝順,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並不是子女的錯,而是國叔夫妻倆自作自受導致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發現:國叔三個子女如此不孝,都是他們做父母的種種行為培養出來的!
1、父母偏心,一碗水沒端平,種下不好的因果
國叔是我父母的老同事,1996年公司建了單位房後,我們兩家就成了左右鄰居,並一起生活了這麼二三十年,對此我們各家的事,也互相了解不少。
國叔是一個重男輕女的男人,生了一胎女兒後,原本是不能再生的,但他為了要個兒子,就連續再生了兩胎,最後終於在第三胎生了個兒子。
兒子出生後,他也把全部心思放在兒子身上,兩個女兒就可有可無一樣,為了生了兒子,他們夫妻倆就把兩個女兒拆散。
大的2歲時被放在奶奶家養,小的一歲多點,會走路了就送到姥姥家養。直到03、2004年兩個女兒七八歲要上學了,他才陸續把她們接到身邊。
兩姐妹回到了父母身邊,也不像一家人一樣,父母總是什麼好東西都給弟弟,對待她們兩姐妹就跟家裡招了傭人一樣,小小年紀就讓他們幫著伺候弟弟,打理家務。
相反的是,國叔家的小兒子就是寵壞的「小少爺」,是我們大院裡最調皮搗蛋的。
做錯事了,只會哭鬧,然後找到國叔夫妻倆哭訴,而國叔他們也從不問罪小兒子,什麼事都往外推,認為他兒子都是對的,不可能做錯。
甚至小兒子犯錯,兩個姐姐成了替罪羊,被他打罵。
最後我想,在這樣偏心的家庭里,應該沒有哪個女兒會去原諒父母的偏心,還孝順他們。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