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累死了,不聽了,你也別發了行嗎?煩死了!我剛睡著啊,明天還要帶著兩個孩子爬山呢!」女兒氣憤地說。
「噢,噢,對不起,對不起,但是你要回覆我消息的呀,你不回覆,我會擔心的,我就會一直問啊,你明天記得及時給我發你們的照片啊,否則我很擔心。」
王阿姨幾乎是道歉加懇求的語氣說。 「知道了,知道了!」女兒不耐煩地掛斷了電話。
果然,第二天8:00,女兒發來了她們三口在景區門口的照片。
「爬山要小心!拉著繩索,小心有蛇!」
王阿姨回覆道! 9:00,女兒發來了兩個孩子奮力爬山的照片。
「這麼小的孩子,爬這麼高的山,多可憐啊,你不心疼?
有纜車坐,為什麼不讓孩子坐纜車?」 王阿姨回覆道。 10:11,女兒發來了一家三口吃午飯的照片。
「爬了那麼久的山,怎麼就吃泡麵啊,這多沒營養啊!」 王阿姨又擔心地說道。 以上消息,女兒都沒有回覆。
直到下午15:00,女兒都沒有再給王阿姨發照片,王阿姨忍不住,又給女兒發去視訊,女兒沒有接,而是掛斷了,發過來一張孩子吃冰的照片。
「哎呀,孩子剛劇烈運動過,不能吃涼的,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啊!」王阿姨著急地在語音說。 女兒沒有回覆。
王阿姨忍到晚上23:00,忍不住給女兒打電話,女兒接通了電話,王阿姨小心地問道:「睡了沒?」
「睡了,又被你的電話吵醒了,你滿意了?」女兒說完,掛了電話。 可是王阿姨睡不著,她又失眠了!
03、讓人窒息又消極的母親。
旅行第二天,女兒像賭氣一樣,沒有給王阿姨發任何的圖片、語音和文字微信。
王阿姨給女兒發了17條語音微信,13條文字微信,打了7個電話,女兒統統沒有回復。
晚上20:00以後,王阿姨再給女兒打電話,女兒關機了。
不用說,這一晚,王阿姨又失眠了。 「給你買點東西回去,你想想自己需要什麼!」
旅行第3天早上8:00,女兒給王阿姨發來了旅行當地土特產店的照片。
「不用給我買任何東西,我啥都不缺!
別花那冤枉錢,你們還有房貸、車貸,還要養孩子,你工資又低、在婆家也不受待見,別為我花錢,讓婆家看不起!」王阿姨苦口婆心地說道。
女兒沒有回覆,也沒有理會王阿姨的話,接著發來了自己購買的土特產的圖片,其中有茶葉、有點心、還有一身衣服。
這張照片王阿姨一看就著急了,馬上給女兒打了微信視訊過去。 著急地說:「別給我買這些,我不需要!
我嘗不出茶葉的好壞,平時買幾塊錢一兩的,喝著就挺好;別買點心,太甜,我吃不了。
夏天容易壞,太浪費;我有的是衣服,夏天夜市上,百元就可以買一身,一身穿好幾年!
你就是不會過日子,天天就知道瞎買……」
可王阿姨那個買字還沒有說完,女兒就就不耐煩地掛斷了電話。
「別買,別買,你看你這閨女,就是不聽話!」王阿姨又趕緊發語音給女兒。
可她可悲地發現,女兒已經把她拉黑了,消息已經發不出去了! 毫無疑問,當晚又是王阿姨失眠的一晚。
04、寫在最後。
最終,王阿姨還是忍不住聯繫了女婿:「你告訴她,別為我花錢。
別生我的氣,我都是為她好,我就她一個女兒,我不疼她我疼誰啊!」 三天後,女兒把王阿姨從黑名單中放了出來。
第一條微信是:「媽,我旅行4天,你給我發了731條微信,我受不了你無時無刻、消極愚昧、自我感動、讓人窒息的母愛!
請你以後管好我自己,我有能力過好自己的日子。」
看完王阿姨和女兒的故事,不禁引人省思,王阿姨出發點都是為了女兒好,但有時候母愛也要懂得界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