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把我變成了前妻,那我就嫁給你叔叔,讓你開口叫我嬸嬸,這就是陳思思當年乾的事兒。
陳思思是誰?這個思思,和唱歌的那個陳思思可不是同一個人。
她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紅遍香江的演員陳思思,本名陳麗梅。
1938年,陳思思出生於上海,在那個烽火狼煙的年代,能夠存活下來的人,都挺幸運的。
1953年,十年運動初見端倪之際,15歲的陳思思正在上海正行中學讀書,陳爸爸察覺風聲有異,於是當機立斷,舉家南遷至香港定居。
陳思思在香港貞德中學就讀期間,這個既有格調又有腔調的上海女孩子,幾乎成為全校男生矚目的對象。
陳思思憑借出眾的外表,穩坐校花之位,彼時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紛紛預言,陳思思將來一定會成為大明星的。
然而,陳思思最初的夢想,從未想過憑借色相橫掃娛樂江湖,她想過做教師、醫生或者空姐,也從未想過做演員。
中學畢業的時候,恰巧長城影業招考新人,在同學的慫恿之下,陳思思出於好奇心的驅使,也報了名。
初試那天,陳思思身穿一身潔白的連衣裙,略施粉黛,前去面試。
在那些濃妝艷抹的女孩子當中,陳思思清純艷麗的形象,如同鶴立雞群一般,一擊而中。
女兒進娛樂圈爭名奪利,父母並未感到意外,畢竟陳思思長了一張祖師爺賞飯吃得好的容貌。
陳家雖然並非大富大貴之家,但是多年經商積累下的資產也算深厚,陳爸爸原本也沒指望女兒賺多少錢。
出於凡事三思而後行的考慮,父母送給女兒思思的藝名,希望她能遇事多動腦,莫沖動。
1954年,陳思思進入長城影業之時,從未想過,她的到來,不僅成為另一個女演員事業上的絆腳石,還和她反目成仇,從閨蜜變成了情敵。
這個女演員就是樂蒂,她比陳思思早兩年進入長城影業,按照先後順序,陳思思見到她時,也是要畢恭畢敬地尊稱她為師姐的。
彼時的長城影業和鳳凰影業,屬於左派的兄弟單位,兩家影視公司同氣連枝、唇齒相依,跟後來的右派邵氏影業,屬於競爭者的關系。
長城影業當時最紅的兩位當家花旦是夏夢和石慧,兩人並稱為長城二公主,彼時樂蒂風頭正勁,原本有望坐上三公主之位,沒想到陳思思的後來居上,讓她淪為陪跑的綠葉。
起初的時候,陳思思和樂蒂相處得還算融洽,兩人還一度視對方為知己,但是隨著陳思思演技的日臻成熟,這段友情漸漸演變成了塑料花一般的虛情假意。
大家進了娛樂圈這個名利場,原本就不是來處朋友的,當長城影業將重頭戲都安排給了陳思思之後,樂蒂那邊至少積了一缸的老壇酸菜,那滋味可是相當酸爽了。
長城影業的高層覺察出樂蒂的心思,為了將兩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於是拉上鳳凰影業這家兄弟單位,將樂蒂安排到那邊去拍戲。
然而,高層領導這種平衡之術,還是被一個變量打破了,這個人就是長城影業的一線扛把子高遠。
高遠是誰?他的背景可非同小可,叔叔蔣仕是攝影師,嬸嬸任意之是導演,憑借這樣的影視圈資源,再加上本身形象過硬,演技不凡,高遠在長城、鳳凰影業相當吃得開。
當時跟高遠走得很近的女明星,是長城影業的二公主石慧,石慧屬於那種蕙質蘭心,才華橫溢的女演員。
最初的時候,高遠與石慧合作了兩部電影,如《丁香姑娘》和《生死牌》。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