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家是港灣,對一些出嫁的女人來說,娘家是港灣,在婆家受氣了,回到娘家,得到娘家人的寬慰和溫暖。離婚了,可以回娘家居住。但是,對於女子楊芳來說,娘家卻是她的傷心之地,離婚,讓她第一次受到傷害,回到娘家,讓她第二次受到傷害。
這天,楊芳對娘家媽王婆婆說:我這次再婚以後,不管生活過得如何,以後會很少回娘家了,這有幾千塊錢你拿著,算是女兒的孝心!
這時,哥嫂來了,哥哥楊海說:你這次出嫁至少給我們十萬塊錢的彩禮,否則,以後你沒有這個娘家了!
楊芳沒有理睬哥哥,把幾千塊錢給了母親,頭也不回地走了……
楊芳在外打工期間,認識了一個叫李兵的小伙子。兩個人很快結婚,不久生下了一個女孩。
李兵有兄弟兩個,哥哥李輝也已經結婚,兄弟兩個雖然都結婚了,但是,沒有分家。家裡住著兩層樓房,一樓是哥嫂的,二樓是李兵的。農村的說法是皇帝看重的是長子,老百姓疼的是麼兒。李兵的父母不是皇帝,疼的卻不是麼兒,而是看重的是大兒子。
平時,兩個老人給大兒子帶孩子,不給李兵帶孩子,有時,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發生了打架,父母總是偏袒大孫子,平時好吃的也是只給大孫子,楊芳十分不滿,認為公公婆婆做事不公,與公公婆婆吵架,讓楊芳沒有想到的是,老公李兵把她打了一頓,說她忤逆不孝。
從此,在李家,不但哥嫂、公公婆婆見不得她,老公也經常吵罵她。在李家她覺得自己太孤立了,沒有溫暖和愛,與李兵離婚以後,一個人回到了娘家。
楊芳的父親已故,母親和哥嫂一起生活。當哥嫂得知楊芳因為離婚回到娘家以後,嫂子說:還以為你回家走親戚哩,既然是離婚回了娘家,一時半會兒不會走,每個月要交生活費,不能白吃飯。
楊芳離婚了,本來心裡就難受,沒有想到回到娘家哥嫂還讓她交生活費,心裡更難受。但是,她想到自己這麼大一個人,確實不能天天住娘家吃飯,應該交生活費。楊芳按照自己每個月能吃多少飯菜估算了一下,向哥嫂交生活費,哥嫂嫌少了,讓她把每個月打工的收入全部上交。
楊芳是一個成年人,她深刻感受到哥嫂對她的冷漠,她發現,離婚以後,娘家不是她棲息的地方,還是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家,只有自己的家,才是自己棲息的港灣。於是,楊芳開始尋找幸福。
離過一次婚了,楊芳再婚謹慎多了。不久,她找到了一個自己認為可以依靠終生的男人,決定要結婚了。哥哥說:你這次結婚是從娘家走的,應該要彩禮錢給娘家!嫂子說:按照當前結婚的行情,你給娘家要十萬塊錢的彩禮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