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癱瘓,兒子讓妻子辭職照顧,女兒:你們兄弟輪流,我媽不伺候
很多男人都會在家庭中處於一個兩難的狀態。
因為結婚以後不僅僅要維護自己的家庭,還要維繫自己的大家庭。比如說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而在這些關係當中,有時候也難免會發生一些上面的衝突。
很多男人都糾結到這個點,就是當自己的家庭和兄弟姐妹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那我們應該選擇去幫助誰呢?
如果一個男人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影響的可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婚姻了。
陳先生是家裡面的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還有兩個弟弟。
雖然說是兄弟四個從小打打鬧鬧的長大,但終究也沒發生過什麼大矛盾,關係也算是比較和諧,所以陳先生的童年時光過得還是非常快樂的。
雖然是親兄弟四個,但是學習成績這方面差異還是很大的。大哥和陳先生兩個人沒讀完大學就出去打工了,反倒是兩個弟弟學習成績都挺不錯的,大學畢業以後留在了本地的城市,並且在當地紮根娶妻生子,工作也挺好的。
不過大哥後來也不甘心留在老家,選擇去外地發展自己的事業,一來二去竟然只有陳先生一個人留在了老家。
陳先生對老家總是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覺得農村慢慢悠悠的日子其實也挺好的,後來在媒人的介紹下,還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娟娟。
陳先生的老婆娟娟也是一個很溫和的人,結婚以後和陳先生的相處也很不錯,結婚沒兩年,娟娟就給陳先生生下了一個孩子,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很是舒服。
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陳先生來到了縣城很不錯的一家公司上班,待遇什麼的也很好,因為陳先生上班比較努力,所以很快就晉升到了主管的位置。
穩定了以後,陳先生又把女兒和老婆都從老家接到了縣城,老婆也在附近找了一個簡單的工作,因為工作比較輕鬆,所以閒下來的時候也能照顧女兒,雖然工資低了一點,但是也能給家裡添一點補助。
然而在女兒七歲的時候,母親生了一場大病。
陳先生的哥哥和弟弟都沒有回來,陳先生考慮到大家都在外地,於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讓自己的老婆娟娟請假去照顧,後來哥哥和弟弟每個人都打回來了1000塊錢,母親出院以後走了醫保報銷程序,總共花費了3500塊錢,兄弟幾人表示,這次母親生病自己沒有回來也挺愧疚的,所以我們一家出一千,你們出一半就可以了,也算是辛苦費。
其實陳先生覺得兄弟之間不用分彼此,因為自己的老家比較近,就在老家周邊的縣城,而且娟娟的工作也比較輕鬆,所以回家照顧母親這都是理所應當的。
後來女兒15歲的時候,陳先生的父親也生病了,畢竟人年紀大總會有住院的時候。
本以為這次兄弟幾個總會回來看看了,沒想到大家還是用了上次同樣的辦法。這個時候的女兒已經開始懂事了,看到父親總把母親的付出當作理所應當,而母親又太過於賢惠一直任勞任怨,心裡覺得非常的不平衡。
可是她現在年紀尚小,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後來這幾年,爺爺奶奶每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是母親請假跑前跑後的,好像母親做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其他的兒媳婦和兒子都不用付出一樣。
女兒19歲的時候,陳先生的父親去世,一家人擔心母親在家裡孤苦無依,於是就開始商量母親的贍養問題。
但是陳先生的母親卻想留在老家哪裡都不想去,於是每個兒子固定每個月給母親打500塊錢,一個月2000塊錢的生活費足夠母親在農村花銷過得很好了。
日子就這麼慢慢地過著,陳先生的女兒從優異的大學畢業,並且去了外地的一家國企工作,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工作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公司附近首付了一套房子,在諸多親戚中的兒女中,陳先生的女兒可以說是最優秀的存在。
陳先生也打心裡為這個女兒感覺驕傲。
眼看著陳先生一家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了,但是陳先生的母親卻突然因為腦溢血而住院。
雖然說是保住了一條命,可是往後的生活都無法自理了,處於一個癱瘓的狀態,需要人來照顧。
女兒聽說這件事情後,也立刻給公司請了假趕回了老家,其他幾個兄弟們也都回來了。可是當談起誰來照顧母親的問題,大哥想都不想就拒絕了,他說自己需要跑業務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所以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照顧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