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給父母養老盡孝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義務,做兒女的也應該對自己的父母負責,而同樣的,在父母年老之後,子女也不能夠只憑藉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更加的需要聽聽父母的想法,畢竟只有父母足夠的開心,這就是最好的養老方式了。
不過,若是父母在養老的時候只憑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子女的感受,一味地用道德去捆綁子女的生活,那麼最終將會在某些方面導致子女之間的心寒以及不滿,尤其是在家裡有多個子女的時候,常常會因此而產生一定的矛盾以及不和。
退休老人住女兒家養老,3000退休金月月不剩,女婿得知去向後:你要拖垮我們嗎?
蘇大媽的生活
蘇大媽今年已經61歲了,老伴早已去世多年了, 她現在住在女兒家裡養老,蘇大姐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子,兒女也都已經成家多年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
在蘇大媽退休之後,本來是一個人住,但是後來兒子因為要結婚買房,所以蘇大媽就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然後給兒子湊夠了錢結婚,買房,其實一開始家裡人並不同意賣房,因為彩禮錢可以湊一湊就好了,而婚房可以首付一點,然後再慢慢還,可是蘇大媽當時卻不同意,他執意要給全款給兒子買了,並說自己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也很孤單,即便是現在不賣房子,等到以後還是會賣房子的,不如現在賣了正好幫助兒子買新房,以後也能夠讓孩子的輕鬆一點。
當時蘇大媽賣房的想法被女兒得知之後,一直都很反對,畢竟自己也是家裡的一份子,如果賣房的話,也應該給自己分一半才行,但是蘇大媽當時卻說女兒結婚時候的彩禮都讓女兒自己帶走了,沒有給自己留一分,加上女兒如今的生活條件好,壓力小,執意要將房子賣了給弟弟買房,實在拗不過母親的她只能選擇同意。
其實這件事到最後也只是女兒心裡有些不滿而已,沒有過多的後續了,後來的日子裡生活也很平穩,蘇大媽給弟弟買了房,自己沒有住的地方了,所以就跟兒子住在了一起,這一住就是很多年,直到去年的時候,她才選擇了去女兒家裡養老。
這一點來說兒子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讓母親去姐姐家裡住,是蘇大媽執意要去的,用她的話來說:
「我都在你家裡住了五六年了,你兒子都被我照顧的能自己跑了,我嫌累了,去你姐家裡住著養老去,享享福。」
其實背後的緣由也只有蘇大媽才知道,她這幾年一直住在兒子的家裡,跟兒媳之間也一直都有著一些矛盾,雖然兒子很孝順,一直給蘇大媽說話,可是蘇大媽也覺得住在兒子家裡會影響兩個人的感情,如今幫兒子帶了幾年娃了,生活也安穩下來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在兒子家裡了,所以想要去女兒家裡住。
蘇大媽的決定讓女兒心裡依舊有些不滿,畢竟賣房的事情一直都耿耿於懷,這幾年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給母親養老,而母親也一直住在弟弟家裡,心裡雖然不滿,但是卻也覺得能夠釋懷,母親把房子賣了給弟弟買了新房,弟弟給母親養老,也是理所應當的,可如今想來自己家裡住,也算是給自己了一個盡孝心的機會,所以也就讓蘇大媽搬過來了。
一開始的生活其實也是很平淡的,女婿心裡也沒有介意,可是隨著時間久了之後,這日子卻越過越不滿,尤其是對於女兒跟女婿來說更是如此。
蘇大媽住進家裡之後,家裡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改善,反而多了太多的忙碌,蘇大媽主動做飯,分擔女兒家裡家務的事情很少,每天除了看電視,就是出門散步,再或者就是休息,連女兒都開始質疑母親:
「媽,您在我弟弟家裡也是這麼過得麼?兒媳婦能同意了麼?」
蘇大媽卻說:
「在你弟弟家可沒有這麼清閒,每天除了忙著照顧小孫子,還得給他們小夫妻倆做飯,畢竟是新婚,都是年輕人,光花錢在外面吃也不是個事,這可算到了你這裡了,能省心點了。」
在女兒家裡跟在兒子家裡的差距顯而易見,不過女兒也沒有過多地詢問了,怕蘇大媽心寒,也就不再說話了,可是心裡的不滿也隨之而萌生。
如果說這件事的發生讓女兒心裡有了不滿,後來一件事的發生更讓女兒心寒了,有一天蘇大媽跟女兒說:
「閨女,給我兩千塊錢,我約了我的老姐妹們報了個旅遊團,打算出去玩幾天,我這裡的錢不夠了,你給我拿一點出來,等下個月退休金有了還你。」
女兒一聽就笑了:
「媽,您說啥呢,孝順您不是應該的事情麼,什麼還不還了,給您養老也是我的責任。」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