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似乎道不清周星馳心中的苦,多年來被人誤解,他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辯解過,或許在他心中,他太清楚清者自清的真正含義。
現在的周星馳,不知不覺已經59歲了,他的頭髮早已鬢白,眼神也多了幾分憂愁,再也沒有過往的那份果敢與清澈。
都說真金不怕火煉,周星馳的確是難得的奇才,雖然他不善言辭,但他的作品幾乎都是經典,這塊「金子」成就了太多人,唯獨沒能成全自己。
「假如我可以再重來的話,我就不要那麼忙了,干我喜歡乾的事情。」
多年的老搭檔吳孟達離開了他,他內心是很空虛的:「我老了,時間不多了。」短短8個字,卻讓人潸然淚下。
他和吳孟達合作那麼多年,兩人是彼此互相成就,也是這份成就,讓周星馳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精益求精。
有一次,兩人拍戲的時候,周星馳發現了蹲在地上的吳孟達,他盯著一張紙看來看去,看了不下幾個小時,就連周星馳都好奇不已,那張紙上有什麼,會讓他目不轉睛看幾個小時?
當周星馳走近後,發現原來是幾句臺詞,他問吳孟達:「這幾句詞有什麼看頭?」吳孟達是這麼回應他的:「臺詞要有搞頭,才會為整部劇增添無數精彩,臺詞沒有搞頭,就沒有靈魂,所以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鉆研。」
周星馳跟著吳孟達學會了身為一個演員,應該追求的是什麼,敬業是一個演員最基本的素養,吳孟達的那份精神感染了周星馳。
除了吳孟達之外,還有一位演員,對他的影響頗深,那就是萬梓良。
與萬梓良合作的時候,那場戲拍的是醉酒,萬梓良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還讓周星馳買了十罐啤酒,還吃了十個菠蘿包和一個西瓜,這樣吐出來不是干嘔,而是很逼真的感覺。
演戲要更加貼近生活與實際,才能營造更好的效果,如果一味地追求表面,永遠都是無法獲得成功的。
後來,無論是做導演,還是拍戲,他都嚴格要求自己。 一個鏡頭不能有丁點瑕疵,哪怕重拍100次,他也從不嫌煩,在同行眼裡,他是個「瘋子」,可只有周星馳明白,他不能對不起觀眾,更不能對不起自己。
他對觀眾恪守職責,從來都不因為誰而改變自己的做派,這也是他能一次又一次創造經典最主要的原因,在旁人眼裡,他像個「另類」,那是因為從來都沒有人真正讀懂過他。
2015年,他被羅家英擺了一道,羅家英拍了兩部劇《大話西遊》、《月光寶盒》,但周星馳只給了他一部劇的錢。
羅家英便開始指責他愛財如命,墻倒眾人推,除了羅家英,與周星馳合作過的其他演員,也開始謾罵他,不是天價片酬,就是貪財。
53歲的周星馳,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為何會捲入輿論。面對質疑,他從來都沒有主動站出來解釋過,因為清者自清。
後來,有人看不下去了,便說出了真相,羅家英在《大話西遊》第一部中,只在開頭出現了一次,後面幾乎再也沒有出現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一部開頭羅家英出現的那部分,還是從《大話西遊》第二部中剪出來的,給一部劇的錢難道不是情理之中嗎?
除了有人說他愛財如命,也有說他的脾氣太大,不是平易近人的導演。
周星馳在柴靜的鏡頭面前,表示過自己也是有缺點的,人無完人,他做事是很較真的,因為這份執著,得罪了太多太多演員。
一個鏡頭重拍100多次,在同行眼裡,他也許是個「瘋子」,可在他心中,這卻是負責任的表現。
演員與演戲本身就是一體的,他的較真,是為了成就更多的演員,也是為了成就更多的經典,做演員、導演,都要全力以赴,而不是將就。
如果你了解過周星馳做過的一些事,你會發現,他其實不是一個愛財如命的人。
周星馳在《功夫》中用了金庸的幾個名字,例如:楊過、小龍女、降龍十八掌......
僅僅幾個名字,金庸並沒有放在眼裡,但是周星馳卻很較真,非要付金庸老爺子版權,他在《功夫》中用了6個名字,一個名字一萬,都給了金庸老爺子。
2001年,他在《百萬富翁》中贏得了100萬港幣,他沒有收入囊中,而是全部都捐給了患癌病的兒童們;
2003年,非典時期,他專門免費做了一部公益短片,為的就是鼓勵大家要勇於戰勝眼前的困難,他沒有求一絲回報,更沒有所求什麼;
公益全款達上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