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妞們有沒有看《不可思議的媽媽》這檔親子綜藝節目。裡面有一期是關於 孩子的安全教育問題,非常引人深思。
雖然我們平常都會和孩子說,「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拿陌生人的東西。」 可是我們從來不知道,這樣的反復叮嚀到底有沒有用。
為了測試媽媽們說的話,孩子們到底記住沒有,節目組決定找工作人員假扮「壞人」,來一場實打實的安全測試。
結果出乎媽媽們意料, 孩子們太容易騙了!
儘管何潔在離開前,反復告訴七寶,「誰敲門都不許開門。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可當七寶聽到聲音甜美的小姐姐帶著禮物來敲門時,還是沒有一點點防備, 立馬就給對方開了門。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了小魚兒身上。雖然胡可臨走前,囑咐小魚兒要留在原地等媽媽。可當時的小魚兒,仍沉浸在抓娃娃的快樂中。
等到回過神來,發現媽媽不見了,小魚兒立刻就慌亂起來。遇到主動上前示好的「壞人」姐姐,小魚兒更是沒有一點懷疑,主動請對方帶自己找媽媽。
看到孩子們這樣的表現,相信何潔和胡可的心裡一定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如果這不是一場測試,而是孩子們真的遇到了壞人,那他們將面對的,就會是骨肉分離,和一輩子的傷痛。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場精心安排的安全測試中, 蔡少芬的兩個女兒湯包姐妹和混血小暖男伊萊都通過了考驗,沒有被「陌生人」帶走。
一方面,湯包姐妹和伊萊的年紀相對來說大一點,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對媽媽的叮囑也執行地比較到位。
另一方面, 這和兩位媽媽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也是分不開的。
就拿蔡少芬來說,從她不停地給「壞人」姐姐出謀劃策就可以看出, 平日裡,她一定沒少給女兒們講壞人會用的套路。
除了最常見的 用零食、玩具誘惑孩子,壞人還可能會
和你談條件——「唱個歌就讓我進來好嗎?」
和孩子套近乎——「我有好多糖,我不會和你媽說的。」
迷惑孩子——「我那麼漂亮,我不會騙你們的。」
給孩子貼標籤——「你不聽話,就是不乖的孩子了。」
威脅恐嚇——「你不開門,我就踢開門了!」
和媽媽裝熟——「我現在打給你媽媽。你告訴我電話,我看你說的對不對。」
……
儘管媽媽在幕後想了很多招數,可兩姐妹就是不為所動。除了遺傳了媽媽的機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媽媽在離開前,和她們約定了暗號:
除非媽媽唱「小兔子乖乖」這首歌,否則誰來都不開門。
正是這個暗號,讓姐妹倆可以忽略壞人的伎倆,以不變應萬變:
總之歌沒唱對,就是不開門。
節目裡媽媽們的教育方法,和孩子們的測試表現,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給孩子做安全教育, 光靠反復念叨「別跟陌生人走」,真的沒啥用。
以成年人的智商隨便繞一繞,就能讓孩子相信:
我不是陌生人,是認識你的熟人。我不是壞人,是想陪你玩的好人。
節目中,蔡少芬有兩件事做的很棒,值得我們學習。
一是儘量讓孩子知道, 壞人可能會用哪些具體的伎倆,我們可以怎麼應對。
比如壞人要給你零食和玩具,你就堅持讓他放在門口,一定不要給他開門。
有了具體清晰的模版,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才可能按我們教的去做。千萬比指望孩子自己見招拆招。
第二件事,是要 和孩子約定一個秘密「暗號」。這樣孩子就不用判斷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別說孩子,我們大人都很容易被騙)。 只要對方沒說對暗號,就是壞人,就不值得信任。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