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風雨才能看到彩虹,人生的起伏都是美麗的風景。
在20世紀80年代,央視最受矚目的主持人劉璐,從光彩奪目的舞台走向了抗洪前線,展現了她英勇無畏的一面。
但退休後的生活為她展開了一段全新的未知旅程。精神疾病的突然降臨,使這位傳奇女性的生活再度充滿波折。
劉璐主持前經歷
1954年,劉璐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勤勞的工人,而她的母親則負責管理家中的事務。
雖然家中的經濟條件並不富裕,但父母深知知識的重要性,盡全力支持劉璐的學習。
劉璐從小便是個懂事又爭氣的孩子,她深知家庭的辛苦,因此學習特別勤奮。當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嬉鬧時,她總是靜靜地待在房間裡,埋頭鑽研各種書籍。
夜晚,母親總會端上簡樸的飯菜,劉璐一邊享用,一邊與父母討論學業問題。儘管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卻總是耐心傾聽,盡力給予她幫助和鼓勵。
高中畢業後,劉璐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挫折——國家取消了高考。這一出乎意料的變故,使她的滿腔希望瞬間破滅,內心備受打擊。
但生活還得繼續,她毅然決然地前往北大荒插隊。儘管那裡條件極其艱難,但對於正值青春年華的她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考驗。
劉璐毫不畏懼困難,她不僅積極調整心態,全力以赴投入開荒工作,還不斷鼓勵身邊的同伴,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克服種種挑戰。
經過三年的艱苦歷練,她的插隊生活終於告一段落。這段經歷猶如一塊磨刀石,令她的意志愈加堅韌。
回到家鄉後,劉璐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為了一名教師。然而,她心中對夢想的追求始終未曾熄滅。1976年,她勇敢地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轉行成為一名主持人。
劉璐的主持生涯
她最初在黑龍江電視台開始了自己的播音生涯。由於缺乏專業訓練和經驗,剛入行時,她在節目中顯得有些緊張和生澀,面對鏡頭甚至顯得有些拘謹。
劉璐骨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她夜以繼日地練習,反覆琢磨各種主持詞的表達方式,晚上對著鏡子不斷模仿前輩主持人的語氣、神態和動作。
1979年,劉璐迎來了她事業的重大轉折,這也是對她努力付出的最好回報。當時,央視導演黃鶴正在為一部大型音樂電視藝術片《梁祝》尋找合適的女主持人,但卻遇到了許多困難。
黃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通過當地電視台看到劉璐主持的節目,立刻被她獨特的聲音和沉著的主持風格所吸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