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群天之驕子的簇擁之下,李洪濤一度感到有些自卑和迷茫。
作為一個來自普通工人家庭、口音濃重、相貌樸實的學生,他似乎與那些資質出眾的同窗格格不入。
但李洪濤沒有因此而放棄前進的步伐,反而以更加勤奮的學習態度來證明自己。
他和同樣是補錄生的陳小藝,很快就成為了整個班上最勤懇用功的學生。
經常在其他人已經休息的時候,他們還通宵達旦地苦讀功課,刻苦鑽研各種表演技巧。
起初,李洪濤因為口音濃重的原因,與徐帆搭檔排練山東小調時場面相當有喜感。
兩個不同風格的演員合作,場面難免顯得有些滑稽好笑。
但正是這種不斷貼近生活、臨場應變的練習,讓李洪濤漸漸打磨出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儘管在同窗眼中,李洪濤的形象可能有些出挑另類,但他對表演事業的熱忱卻是發自內心、真摯而執著的。
在他心目中,"戲比天大"是一種終身信仰,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戲劇學校的日子裡,他時刻不放鬆對自我的錘鍊。
無論是基本功訓練、台詞背誦,還是角色分析、情感體驗等,李洪濤都孜孜不倦地潛心鑽研,時刻保持高度的熱情投入。
他深知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光靠資質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
正是憑藉著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李洪濤在戲劇學校期間不斷提高自身的演技水平,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
雖然起步相對落後於其他同學,但他卻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勇前行,為未來成為一名優秀演員奠定了堅實基礎。
演員生涯陸續開疆
畢業後的李洪濤和同窗何冰一起進入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啟了他們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然而,作為新人,他們並沒有立刻就獲得重要角色,而是被安排在劇組的次要位置,靜候機會的到來。
在漫長的3年時光里,李洪濤從未氣餒,他時刻保持著對表演的熱愛,在台前幕後不斷觀摩學習,與各路演藝前輩們切磋交流,磨練著自己的技藝。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