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就如同本能一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
從孩子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每一個成長的瞬間都充滿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呵護。
然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在家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們或許會在潛意識中認為這份關愛是理所當然的,未曾深思其背後的付出與辛勞。
7月6日,四川成都,一位爸爸分享來兒子打暑假工的飯店消費,喊兒子倒水,兒子秒進離開。網友吐槽,絕對是80後父母。
畫面中,爸爸帶著媽媽來到兒子打暑假工的店裡消費。
夫妻倆剛一坐下,爸爸就看到兒子穿著服務員的服裝,腰上扎著圍兜,老老實實站在一邊接待進來吃飯的顧客。
看著兒子這個樣子,爸爸笑噴了。平時兒子在家油壺倒了,都不會扶一下,來到這裡卻不得不服侍顧客,樣子瞬間變得老實。
見兒子不忙,爸爸開始朝兒子喊,「服務員,過來給我倒杯水!」
兒子不知道是爸爸來了,趕緊往這邊走來,一看是爸爸和媽媽,覺得他們是來搗亂的,又走了出去。
「你這服務員怎麼這樣,我要投訴你哈!」爸爸壓制聲音,說著最恨的話。
兒子無奈,又走了進來,「你來過來幹什麼?來看我的嗎?」
「我們才懶得來看你呢,我帶你媽媽來吃飯!來這享受一下,在家享受不到的服務!」爸爸的話里,信息量忒大。
兒子瞪了他一眼,給他們倒水後,轉身去忙別的事情去了。夫妻倆享受著兒子的服務,差點沒有笑出聲音來。待兒子轉身離去後,媽媽」撲哧「一聲大笑起來。
後來據爸爸說,孩子馬上就18歲了,放暑假,天天躺在家裡打遊戲,連門都懶得出。
無奈之下,讓他來飯店打工。當時也是不放心他,所以和他媽媽來店裡看看他。
看著他那樣子,很想笑。有人問我,在孩子打工的店裡消費,怎麼這麼樂呵?
因為孩子在這個店裡打工,我和孩子雙方關係不一樣了,在家裡是父母和孩子,到店裡成服務員和上帝了。
兒子平時在家總是一副慵懶的樣子,時刻享受著我們的服務。來到這裡,他就是個店小二,我們消費,他就的老老實實服務我們。這角色一變,孩子是社會人兒了,那感覺爽。
孩子在家裡怎麼都是孩子,現在一下呢,也平等了。
平時在家裡父母和子女那些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在這兒一下就不是理所應當了。
所以啊,這個暑期工可以讓孩子都去試試,一定讓你有一點兒不一樣的收穫。
對於這一幕,網友看了笑噴,有網友說,去侄子打工的店裡,結果被勸充值500塊錢,因為孩子能有5塊錢的提成。
還有個媽媽是去女兒打工的奶茶店買一杯奶茶,結果呢,刷了兩杯的錢,閨女說我給自個兒也點一杯。
甚至有網友吐槽,還是你們這屆家長會玩,肯定是80後父母。
筆者觀點
當歲月流轉,孩子從稚嫩走向成熟,父母的心中也開始萌生了一個溫柔的願望——他們渴望在給予孩子無盡關愛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孩子的那份溫暖與回饋。
父母的做法不僅僅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同時,角色一換,父母嘗試享受孩子的服務,也是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