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發生以後,我對婆婆的印象徹底改觀了,因為她通情達理,幫理不幫親,處處在乎我的感受,處處為我著想,我心裡對她充滿感激。
她如此尊重我,善待我,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孝順她。當我試著邁出自我設限的圈子,主動向她示好的時候,我們的關係變得更好了。
不僅如此,我還受她的影響,改變了自己的思維習慣,不再先入為主把一些人和一些事想得太壞了,我覺得前置一些美好的期待不是壞事,至少你問心無愧。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不好,那就是別人有問題。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成就動機理論」,將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渴望成功的人,一種是害怕失敗的人。
渴望成功的人,最熱衷於選擇做勝負參半的事,也就是成功機率為50%的事,他們會為了成功調動主觀能動性,力求成功,避免失敗。
害怕失敗的人,最排斥的就是成功機率為50%的事,他們總想著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樣的人更傾向於選擇較難或者較容易的事去做。
結合這個理論去看那對婆媳,不難看出他們分別屬於上面提到的兩種人。
她對「恐婚心理」的闡述,就說明她害怕失敗。婚後處處設防,也是害怕失敗的表現。
她婆婆則是渴望成功的人,這樣的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主動,為了成功而努力。
她們的區別就在於「思維習慣的不同」,她婆婆是在支配好習慣,而她則是被壞習慣所支配。不過這並不能阻礙她們把婆媳關係經營好,因為她婆婆的主動會對她造成正面影響,最終改變她的思維習慣。
其他人可以參考下這樣的經營方式,想要經營好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可以嘗試著從改變思維習慣著手,用好習慣去支配你的言行,或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