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嫂子陪嫁房給你,這事媽做主了」自信婆婆被一本離婚證打懵

2022-05-11     言諾

「把你嫂子陪嫁房給你,這事媽做主了」自信婆婆被一本離婚證打懵

婆婆就是一種雙標的生物,自己不想讓兒子娶兒媳婦的時候多給彩禮,但是卻要求別人給的嫁妝一定要多,本來結婚和婚姻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長輩之間在金錢方面的糾葛才有了那麼多矛盾,畢竟人的本能也是最先向著自己的家人的。

以後人與人之間還是一樣純粹簡單的相處,不要去惦記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其實人生在世,能夠擁有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擁有真摯的家人就是最好不過的財富了。自己想要擁有的東西都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得到,而不是想要從別人的身上得到。

1. 喜歡

孔玲玲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銷售主管,她也是從畢業以來這六年努力的打拚才在這家公司當上了主管,所以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在經濟能力方面是有可支配的收入的,她把自己最看重的事業部分已經完成了,如今也想找個人可以和自己一起談戀愛,不讓自己閒下來的時候那麼孤獨。

其實就剛畢業出來那兩三年的時候,家裡面的人就偶爾會讓孔玲玲談戀愛,或者說給她介紹對象,但是那個時候孔玲玲只想著要完成自己的事業,沒有把心思放在談戀愛上面,所以就多次拒絕了父母的介紹。不過這些年她認識的異性也特別少,也沒有自己喜歡的異性,所以突然想要談戀愛,也不知該從何開始。

後來在放春節假的那段時間,孔玲玲回到家裡面放假休息,如今孔玲玲也30歲了,父母倒是為她的終身大事十分操心,特別害怕往後的日子,孔玲玲孤身一人。所以在春節期間的時候,父母為孔玲玲介紹了一個相親對象,叫做趙祥輝,是名校畢業的,如今也在國企工作,有著穩定的工資,自己也買了婚房。

「把你嫂子陪嫁房給你,這事媽做主了」自信婆婆被一本離婚證打懵

父母本來以為孔玲玲會拒絕這一次的相親,沒有想到的是,孔玲玲竟然答應了,沒有任何的反抗,後來父母就去給兩個孩子約定好了見面的時間,至於去哪裡,就有他們兩個自己決定,他們倆也是提前就加上的聯繫方式,提前一天相溝通,約好地點。

後來趙祥輝主動詢問孔玲玲的意願想去哪裡,孔玲玲說好久都沒有放鬆一下了,一直在忙著工作,就想去歡樂谷玩一玩,於是趙祥輝就安排了第二天兩個人去歡樂谷遊玩,也是趙祥輝主動去搶單。

經過一天的相處,兩個人也是十分的愉快,孔玲玲也發現兩個人的性格和觀念都很合得來,是可以繼續接觸下去的對象。在之後的日子裡,兩個人反正也是放假在家裡面待著,幾乎每天都會約著出去玩耍,也就大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兩個人就確定了彼此的關係。

在這段關係裡面,還是孔玲玲最先喜歡上趙祥輝的,雙方的家長都知道兩個孩子在一起的事情都十分高興,還說要請孔玲玲一家吃飯。

2. 求婚

本來兩家都在同一座城市,距離也不是很遠,所以每次逢年過節的時候,雙方都會互相請吃飯,其實就已經相當於默認為兩個孩子奔著結婚的方向去了。當然雙方家長互相請客吃飯也不能夠太過於頻繁,畢竟孩子們也只是在談戀愛,還沒有正式的成為一家人。

「把你嫂子陪嫁房給你,這事媽做主了」自信婆婆被一本離婚證打懵

其實雙方孩子的年齡都在30歲以上了,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們在有了足夠的了解後,就可以往結婚的方向發展了,在孔玲玲的腦海中,從來沒有想過會只談一兩年就結婚,因為孔玲玲覺得結婚一定是兩個人有深厚的感情,也有一定的時間基礎,可是真正到了自己身上,他才知道原來結婚跟時間沒有關係。完全就是跟兩個人的感情有關係,孔玲玲就覺得趙祥輝就是自己想共度餘生的人,所以他並不覺得如今結婚太過於早。

就在孔玲玲想著自己以後的婚禮是什麼樣的,以後穿的婚紗又是什麼樣的的時候,趙祥輝就悄悄的安排了一場求婚儀式,所有的顏色和布置都是按照曾經孔玲玲自己說過夢想中的求婚現場,所以當孔玲玲走進求婚現場的時候,內心特別的感動,鼻頭一酸,眼淚就出來了,原來自己說過的話,趙祥輝都記在心裏面。

所以趙祥輝的求婚特別的順利,孔玲玲沒有任何的猶豫,就接受了趙祥輝的求婚,看著趙祥輝把求婚戒指戴在自己的手上,孔玲玲立馬就抱住了趙祥輝。

3. 陪嫁

求婚成功以後,很快兩個人就開始著手辦理自己的婚禮,在拍攝婚紗照這一方面,趙祥輝一切都聽孔玲玲的想法,其實孔玲玲也對趙祥輝說,他要主動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婚禮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是其中一個人的婚禮。但是趙祥輝卻說只要是孔玲玲喜歡的就是趙祥輝自己最想要的,孔玲玲自己選了自己最喜歡的拍照風格,也讓趙祥輝選了他最喜歡的拍照風格,兩個人喜歡的風格都去拍一套。

拍完了婚紗照以後,雙方家長就要在討論彩禮和陪嫁的事情,其實在彩禮這一方面,孔玲玲的父母並沒有要求有多少,全都是讓趙祥輝自己做決定,看他們願意給多少。因為趙祥輝如今自己也是有存款的,他也知道彩禮對於女方和女方的父母來說,其實是挺重要的,趙祥輝他自己打算給10萬塊錢的彩禮,但是趙祥輝的母親聽說兒子要給10萬塊彩禮的時候,心裏面有一點不高興,但是又礙於面子不能夠當場說出來。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