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點劇荒,盤點一下,值得重刷的老劇雖然不多,但是總有那麼幾部,刷幾遍都不嫌多。
且每刷一遍,都會讓人產生跟之前看劇完全不同的認知。
對《父母愛情》,除去偶爾的片段,完整的已經是刷的第三遍了。
第一遍時,覺得安傑真幸運,以她的身份,遇到江德福,不但安穩富足的度過了最困難的那段歲月,還護住了自己娘家的一大家人。
第二遍時,覺得安傑雖然生活無憂,但是跟江德福這個大老粗生活一輩子,還是有很多遺憾吧,反而是安欣,跟歐陽懿從性情相投的戀人,到相濡以沫的老伴,兩人的靈魂是共通的。
而刷第三遍時,突然發現,這個不聲不響的安家大嫂,雖然存在感不強,甚至不怎麼討人喜歡,她的人生,竟是結合了安傑和安欣的共同優越點,堪稱全劇最幸福的女人。
01
要知道,安家是資本家出身,這個大嫂娘家是大地主,這三兄妹里,從成份上看,大哥大嫂是差的。
可實際呢?
安欣被歐陽懿拖累,還沒等自己因為資本家身份被批判,就先去了小荒島改造了。
安傑在部隊駐地的島上,差點被抄家,要不是江德福強勢護住,她那些小資的東西被翻出來,拉出去遊街都是可能的。
而大哥和大嫂在城裡,是運動的中心,處在風口浪尖的他們,竟然能安然無恙,還把兩個孩子都送到了部隊上成了軍官。
雖然,根本上是因為江德福的原因,可是別忘了,安欣和歐陽懿的兩個女兒,江德福也只是在歐陽懿摘了帽子後才幫忙安排的。
以大哥大嫂的身份,江德福能幫忙他們把孩子們安排出去,就說明他們沒有給孩子拖後腿,他們沒有讓自己成為被批判打倒的對象。
兩口子帶著女兒安怡,拿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到島上時,夫妻兩人云淡風輕,除了大哥在江德福面前腰彎得更低了,他們身上沒有抱怨,沒有戾氣。
而且,安怡說,她沒見過大房子,說明,大哥大嫂應該是安傑上島後不久,就搬出了自己的別墅,看他們的態度,結合他們的境遇,大機率,是他們主動上交國家了,所以換來了他們的安定生活。
可以說,安傑有的安穩,大嫂也有,安傑有的富足,大嫂的也不差。
02
安傑一直羨慕安欣和歐陽懿的愛情,因為兩人都受過高等教育,有共同語言。
在這一點上,找了江德福,安傑是有點不甘心的。
的確,夫妻二人如果不能志趣相投,生活中就難免磕磕碰碰。
哪怕是安欣,對歐陽懿作風高調,說話毫不顧忌,也是頗有微詞。
安傑,更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改造江德福,過程,也是歷經曲折的。
而大哥和大嫂,似乎一直是夫唱婦隨,婦唱夫和。
可以說,這夫妻倆,是整部劇中最志趣相投,步調一致的夫妻。
從生活富足,身份優越的有產階級,到成為人人喊打侮辱的剝削階級,從寬敞別致有保姆的別墅,到狹小陰暗的小樓梯房,夫妻倆都坦然地接受了。
他們自然地向現實低頭的同時,都同樣對生活充滿積極的態度。面對可以改變家庭命運的江德福,他們的姿態雖然不好看,卻同樣的理智,同樣的清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安傑和安欣因為江德福曾經離過婚,糾吉他對前妻和安傑不同的看法,大嫂卻一針見血指出,江德福前段婚姻有沒有孩子才是影響安傑幸福的關鍵。
安傑介意江德福沒有文化,大哥卻認為,江德福沒有文化都能有這樣的成就,得領導這樣的看重,人品肯定沒有問題,正在接受培訓的他,一旦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會更加前途無量。
他們看似是在巴結江德福,可並非不為安傑考慮,這個妹妹,他們很清楚,跟歐陽懿一樣,嘴上沒個把門的,而江德福,可以護得住安傑。
這一點,從歐陽懿被下放後,大哥再次勸安傑去找江德福隨軍可以看得出。
夫妻倆不但在大是大非上步調一致,在家裡更是有商有量,大哥雖然偶爾因為大嫂對兩個妹妹的不同態度,說大嫂幾句,但是他的行為上,卻一直跟大嫂的認知是一致的。
或許,在安傑眼裡,大哥大嫂這樣一致的三觀,她不屑一顧,但是對比安欣,沒有安穩的生活,再志趣相投,也是一地雞毛。
和安傑和安欣相比,大嫂過得一點不差,甚至,她們兩人都遺憾失去的東西,大嫂一直都擁有。
她大度,兩個小姑子對她冷嘲熱諷,也不去計較,她們回到娘家她更是以禮相待。
她通透,明白跟眼前的雞毛蒜皮和尊嚴相比,能獲得長遠的安定更重要。
她堅韌,在漫長的歲月錘鍊中,她彎過腰,卻一直充滿對生活的熱情。
很多時候,幸福不是你一直身處其中,而是你自己能夠去切身的感受。
安傑的幸福,是不斷回望、對比,才一點點品味出來的。
安欣的幸福,是苦盡甘來後,重新拾起來的。
只有大嫂的幸福,是自始至終的,是一直對當下坦然,對眼前滿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