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幸福的家庭,體現在父母慈愛,子女孝順,互相關心和體貼,當子女年幼時,父母會甘心情願付出,那個時候的子女也安心享受,當父母年邁,子女長大成人後,逢年過節回家團聚,如果還是像小時候一樣,享受父母的照顧,把家當成旅館,享受年邁父母的照顧,這似乎有些不像話,可如今這個社會,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常聽人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滿腹學問,懂得感恩,會懂得孝敬父母,這些話聽起來很美麗,可真的是這樣嗎?
在小區門口65歲賣油粑粑的尚阿姨,兒女雙全卻不喜歡過節的苦命女人,今早上陪著女兒去買粑粑,在等候的過程中,阿姨談起自己的兒女,搖頭苦笑,一臉無奈,究竟是怎麼回事?
分享她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自述人:尚阿姨(化名)
我今年65歲了,這輩子確實有點苦,老伴又走得早,好不容易供倆孩子上完大學,又幫著他們成家立業,我覺得會輕鬆一點了,可每次兒女過節回家,真是要了我半條命,雖然是一家團聚,可我真不喜歡這樣的團聚。
元旦快放假前,兒子和女兒雙雙打電話來,讓我早點多準備一些他們想吃的東西,而且每次都會提前通知,好像訂餐一樣,這麼多年了,似乎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我也沒辦法,可能是自己給慣出來的吧?
元旦前一周,兒子打電話來說,要吃牛肉餡的餃子;兒媳婦不吃牛肉,讓我燉點豬蹄;女兒打電話說想吃腌羅卜、煙燻魚,還一再叮囑我多備點,孩子們又喳喳嗚嗚「點」了一堆,什麼糖醋排骨、麻辣鴨塊、糖果餅乾、水果......
哎,不是我怕花錢,也不是捨不得,可要準備這麼多東西,我老太婆怕記不住,用個小本本記了一大頁啊!
接到小輩們的「訂單」後,為了備齊這些東西,我一手拿本子,一手提菜籃子,先去菜市場,再去大超市,一連跑了三天,總算備齊了,洗的洗,熏的熏,反正都是我的活,也沒有人幫忙,都習慣了。
那幾天我也累得腰酸背痛,渾身都不舒服,連平時的小攤也不擺了,得好好休息二天,那牆上掛著的日曆,仿佛在提醒我,更艱巨的任務還沒來呢!
其實我也不想這樣,我也想去飯店吃省事兒,以前兒女回來也試過,但每次都是我掏錢,說實話有點負擔不起,一頓飯下來幾百塊沒了。
31號下午6點多,兒子和女兒兩家人都到了,孩子們想去老街轉轉,想吃糖畫、糖葫蘆,兒媳婦和女兒沒進家門,在半道上就帶著孩子們就去了,兒子和女婿到時回來了,可兩個大小伙子,一邊沙發上躺一個,只聽到他們一邊吵吵,快上、上、上,一邊罵人,估計又是在玩遊戲,只有我老太婆一個人,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