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80後和90後這一代人來說,童年記憶中常伴隨著一種深深的恐懼——那就是不小心弄丟了重要的物品後所面臨的嚴重後果。
回到家中,面對父母的責備,甚至是體罰或剝奪基本需求如飯食,這不僅僅是對身體的懲罰,更是心靈上的一次創傷。
然而,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兒童時期出現的丟三落四現象,實則是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反應對孩子過於嚴厲的懲罰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如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增加焦慮感,甚至形成逃避責任的習慣。
7月9日,山東,一則女兒弄丟50塊錢,媽媽當面質問,解釋無果自責跑回屋,下秒爸爸的做法超贊。網友說,小時候我要是有這樣一個爸爸,可以少挨很多打。
畫面中,7歲的女孩拿著100塊錢去樓下幫媽媽買東西,買完東西拿著找回來的錢,發現有50塊不見了,可能一把抓住錢,沒拿好,半路懂丟了。
媽媽發現這一情況後,十分生氣,大聲呵斥,「這麼大的人,錢弄丟了都不知道,五十塊呢,你以為錢那麼好掙啊!」
媽媽的一頓罵,讓女兒崩潰,但是丟都丟了,怎麼辦呢?女兒覺得很委屈,很難過,跑進了臥室。
爸爸在房間裡聽到了妻子的呵斥聲,得知了這一情況,立即做出反應,故意把一張五十塊丟在了客廳的角落裡,然後,大聲故意做出驚訝的表情,「這是誰的錢,怎麼丟在這裡呢?」爸爸開始演戲。
女兒聞聲從房間裡跑出來,一看地上的五十塊,剛才還失落的她,這會兒興奮不已,「肯定是我不小心弄丟的!」
說著,女兒從地上撿起錢,跑向了媽媽,「媽媽,錢沒有丟,在這裡呢!」
媽媽在廚房裡聽到了丈夫的聲音,知道了是丈夫故意把錢丟在地上,幫女兒找回失落的。
頓時覺得自己剛才的舉動過分了,畢竟孩子還小,為了五十塊,把女兒劈頭蓋臉訓斥一頓,真的沒有必要。
這得給孩子心裡造成多大的陰影啊。將來孩子估計都不敢拿錢獨自去買東西了。
回想起小時候,自己也經歷過一樣的事情,那時候,十分害怕父母的責怪。也埋怨過父母太過嚴格的苛責。
沒想到,多年以後,自己有了孩子,竟然也成為了父母一樣的人。
對於這一則分享,網友看了議論紛紛,有網友說,小時候出去幫父母買東西,半路上把錢弄丟了,回來後,遭到父母一頓毒打,如今三十好幾的人了,心裡還是有陰影。
還有網友吐槽,這個爸爸真好,高情商啊。開心比什麼都重要,開心無價,錢沒有了還可以再掙。
甚至有網友說,小時候我丟了20塊,我媽媽弄得全村人都知道,當時真的恨死我的媽媽了。
筆者觀點
在孩子幼小的心裡,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父母為了一點點小事情揪著不放,還狠狠訓斥。
作為父母,要懂得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動不動就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很沒有安全感。
長大了敏感多疑,自卑,膽小怕事。這就虧大了。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你在家裡,面對這種事情,會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