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廁所安置的攝像頭。
儘管這裡展現的是馬繼業買了平板偷偷玩的畫面,可上學十二年,這監控竟然就這麼擺著。
馬成鋼夫婦肯定不會用,老太太當然也不可能。
而這滿屋的監控,就是給馬繼業留的,一舉一動全都被監視分析,甚至還是不認識的陌生人,這有多恐怖已經不用多說了。
諷刺已經遍布了各個細節,尤其是最後馬繼業想要逃脫枷鎖,奔向自己喜歡的人生時,夫婦的狀態,不要太明顯。
春蘭感動地淚如雨下,她一直對兒子更多的就是關心。
而馬成鋼則不然,他甚至這一刻還在擔心,其中還有不被理解的委屈與憤怒。
大兒子養廢了就「換小號」。
說出來如此搞笑,可當真的代入大兒子的視角,又何嘗不是悽慘呢。
馬成鋼事業起步期,無暇照看管理大兒子,結果高考總分都沒超過一百分。
他的選擇竟然是將孩子像棋子一樣丟棄,再生一個,所有心思都花在第二個孩子上。
這跟製作機器人有什麼區別呢?
結語
其實在觀影期間,我就已經預想到會有部分觀眾覺得彆扭。
《抓娃娃》看似風格誇張荒誕,卻將視角落在了現實意義上的教育中。
用首富這種虛無縹緲的頭銜做大框架,讓被捆住的馬繼業,至少在人生選擇節點上,有後路可退。
但,現實中的孩子呢?
捨棄最喜歡的專業,不惜用一個個謊言來圓,讓他的生活所有細節展現在父母的眼裡,這樣的人長大後真的能夠做一個「感情健全」、適應社會的人類嗎。
我想,答案自在人心。
而《抓娃娃》能在喜劇方面成功,最關鍵的還是沈騰與馬麗的功勞。
在觀感上,似乎有些地方兩個人完全就是即興發揮,互動卻能真的自然如真實夫妻一般,有此效果也就他倆了。
而且,沈騰竟然都能演老頭了,這倒是讓我有點驚訝。
至於更多的彩蛋和細節,還是留給未觀影的觀眾,進影院自行感受吧。
不知道你是否喜歡沈騰的這部新片呢?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