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吐槽兒子打遊戲不上班,被回懟一句秒氣笑,心酸質問徹底沉默

2024-07-13

有句諺語說得好,有其母必有其子。

這句話的意思,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母親的性格、行為或習慣會在女兒身上得到體現。

在家裡,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會在孩子身上反映出父母的特點。

因此,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必須要成為那樣的人。

7月9日,江蘇,媽媽吐槽兒子打遊戲不上班,被回懟一句秒氣笑的一幕引發關注。網友吐槽,也難怪養出這樣的兒子。

畫面中,兒子放暑假,依然每天貓在家裡玩遊戲,不肯找工作自食其力。

媽媽心想,兒子都這麼大了,天天坐在家裡玩遊戲肯定廢了。忍不住跟兒子溝通,「你不讀書,是不是該出去找份工作,不要求你一個月賺多少錢,至少你得攢點經驗,將來步入社會,才有能力養活自己!」

兒子沉浸在遊戲里,對媽媽的話很不屑一顧,「你沒能力養孩子,你生孩子幹什麼?你沒能力讓孩子過幸福生活,就不該生孩子!」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忍不住笑了,「父母生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享福的吧,他們還希望養兒防老的吧?生你來,也要幹活的是不是?」

媽媽的一番話直接暴露了自己的三觀。不得不說,這母子倆心裡都有各自的算盤。

媽媽從傳統的角度出發,認為養育孩子是雙向的責任與義務,既包括給予孩子關愛和教育,也期望孩子在成年後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甚至在父母年老時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兒子則從個人自由和幸福感的角度出發,似乎認為父母有責任確保他的生活質量,而他個人的成長和貢獻則被放在次要位置。

面對這樣的情況,媽媽應該會採取更加深入的交流方式,試圖理解兒子的想法,並解釋她的立場。

可以這樣跟兒子說,我們當然希望你能過得幸福,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要依賴別人。幸福來源於自我實現,通過努力工作,你不僅能夠獲得經濟上的獨立,還能體驗到成就感,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

而且,我們養育你並不是為了讓你以後養我們,而是希望你能成為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能夠為自己和未來可能有的家庭創造幸福。

只有這樣的話,兒子聽了才不至於太過依賴父母。

讓他意識到遊戲可以帶來一時的樂趣,但長期的滿足感和真正的幸福需要通過學習、成長和為社會做貢獻來實現。

對於媽媽的分享,網友看了議論紛紛,有網友說,養兒防老有錯嗎?

對此有網友說,養兒只是為了防老,豈不是把人當工具?張愛玲曾說過,如果生養孩子,只是為了繼承你的貧窮,勞累和窮苦,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甚至有網友說,這媽媽三觀出問題了,也難怪兒子三觀有問題。

筆者觀點

從兩人簡短的對話者聽得出來,這位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已經出現問題。

養育孩子僅僅為了養兒防老,也未必太有目的性了吧!也難怪兒子如此反感她。

當然也有可能媽媽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講不出什麼大道理,只有樸素的願望罷了。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