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有些寵溺的語氣,不跟小孩一般見識,但是稍微使點心眼就能把孩子騙得團團轉,一個假裝打給警察的電話,三言兩語就讓孩子轉頭回家了。
第二次,長大的小馬來試探。
不耐煩的一句「你上我這來顯擺來了」,我聽了都不禁咧開了嘴。
這種毫不費力的表演,讓我直接對「大長臉」改觀了。
5.張子棟
開心麻花的人配合起來就是默契。
看電影之前,要有人跟我說張子棟演沈騰兒子,那我的預期會直接大打折扣。
可我真沒想到,出來的效果這麼搞笑。
一句「老大走傷悲」我想看過電影懂的都懂。
最驚喜的是,張子棟不僅僅演出了喜劇的效果,同時也將不重要的大兒子這條線諷刺拉到最大。
那種沒文化卻又不壞,傻裡傻氣的反差感刻畫得極其到位。
不是刻意扮丑,而是有種「本色出演」的感覺。
4.馬麗
馬麗的演技還是一如既往地好。
不過能夠明顯感覺到,演這部電影馬麗不需要耗費太大的精力,她一張嘴就能接住沈騰的梗。
在搞笑元素上,也沒有太多的表現。
要說馬麗演的最到位的地方,那就是對兒子深深的愛意。
比如在孩子的腿被丈夫故意塗了藥水,來看醫生又說不能練體育時,她立即起身抱著孩子哭起來。
在外面更是哭得梨花帶雨,只不過我總感覺馬麗的哭戲有點乾巴,像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哭,如果情緒能更飽滿就更好了。
3.沈騰
作為整部電影的主心骨,為啥把沈騰排在第三了呢?
誠然,他的表演確實不錯,可無論是表演風格還是節奏的把控,其實和以前沒什麼太大區別。
包袱翻響了,觀眾也笑了,可我在看的時候總會隱隱感覺,沈騰還能有更好的發揮。
因為馬成鋼這個人物,與之前他演的小伙有很大的不同。
吃飯時不注意形象,還埋了吧汰的吃相,可以說是唯一讓我get到馬成鋼本人除開喜劇,最根本的形象。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