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朋友,還是親戚之間,我們都應該講究禮尚往來,比如說朋友結婚了,隨禮按照常規走就行,關係好就多給點紅包,關心一般就少給點紅包,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親人,朋友因為份子錢產生了矛盾,甚至成為了陌生人乃至斷絕往來。
我生活在一個五線小縣城,這裡房價五千出頭,在某些人看來,這樣的房價很低,但對於我來說,難以接受,我在城裡打拚了快十年,才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這一路走來,真得很不容易。
我老家是農村的,爸媽是地道的農民,我下面還有兩個妹妹,由於家裡條件不好,爸媽同時供我們三個孩子念書,頗有壓力,再加上母親身體時好時壞,為了盡情爸媽壓力,作為家中長子的我,在高二那年,不顧爸媽反對,輟學去了城裡打工。
後來兩個妹妹先後考上了大學,她們還算懂事,知道家裡供她們念書不易,在學校申請勤工儉學外,周末還出去做兼職,一直妹妹們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存錢買房,因為我知道,如今結婚,倘若沒房子,我想沒有哪個女孩子願意嫁給沒房子的男人,終於我在2017年貸款買了房。
買房半年後,我爸媽跟我相親了一個對象,現在成了我的老婆。老婆家也是農村的,和我一樣,高中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了,因為我們兩家條件差不多,再加上我們彼此感覺不錯,接觸了一個月後我們結婚了。
婚禮那天,我認識了一個哥們從外地趕來了,他和我是高中同學,高中後去了外地打工,這些年一直保持聯繫在,那天他隨禮五百,我們倆痛痛快快的喝了一頓酒。
一轉眼3年過去了,我哥們結婚了,他通知了我婚禮日期,本來我打算趕過去參加他婚禮,但想著老婆剛懷孕,我不放心老婆一個人在家,跟哥們說了家裡的情況後,他表示很理解,我隨即轉給他八百,算是我和老婆的一點心意。
等到那天晚上,哥們打電話說罵我小氣,還說我不配做他朋友,我一聽就感到不解,他說當年我結婚,他給了我五百,如今他結婚,我居然只給八百,他說這些年物價也漲了,至少要給他一千才叫公平,說完他說以往不和我來往了。
老婆知道這件事後,勸我以後和這種人絕交,真沒想到,我們多年的兄弟情居然毀在了這八百塊錢上,真的好可笑。
點評:
其實這件事,誰都沒有錯,錯的是社會太現實了。真正的朋友,不會刻意在乎隨禮的多少,人來參加婚禮了,心意到了就行,至於禮金,大家禮尚往來就行。
文中的主角也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小伙子, 靠著自己的努力,供兩個妹妹念書,完全靠自己買房,這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朋友之間更加互相理解,包容,何況朋友結婚,人家隨禮了八百,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相反我覺得是朋友太計較,你們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