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梅艷芳》的熱度完全沒有被好萊塢科幻大片《沙丘》比下去,懷念她的,認識她的,愛過她的,甚至不認識她的人都走進影院,了解她,讓她在這幾個月里重活一次。
梅艷芳竟然已經去世18年了,那年出生的小孩子都已經成年了。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她似乎也情有可原,就像80後的「阿姨們」也會叫不出男團的誰和誰。如果先從電影角度來說,這是一部好電影嗎?其實並不盡然。從觀眾的評價中不難看出,它有瑕疵,不完美,甚至難以令人滿意。
電影講述了梅艷芳一生的傳奇經歷。梅艷芳(王丹妮 飾)年僅4歲半便和姐姐梅愛芳一起登台賣唱,養家餬口。19歲參加華星唱片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冠軍,從此同舞台結下不解之緣,憑藉敬業的精神和過人的才華,慢慢成長為一代巨星,獲封「百變天后」。2003年,一首《夕陽之歌》和一件定製的婚紗,她選擇把自己嫁給了舞台。風華絕代尤可見,世間再無梅艷芳。
這是《梅艷芳》的故事介紹,它讓梅艷芳豐富、濃情、充滿俠氣的人生變得「單薄」,有些人直言它像是一篇流水帳,匆匆一瞥便企圖道盡梅姑的人間繁華與蒼涼。 所以,梅艷芳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但梅艷芳也許並不是天生的明星。 1963年10月10日出生,天秤座,她出生在一個典型的舊時代家庭。 沒有爸爸疼的單親窮小孩,在香港貧民區長大,別人還在學校里背書考試或者傻玩時,她們已經到處走穴登台,掙錢養家了。 經歷了歌舞廳做歌女的辛酸,梅艷芳從小就看到了人間百態。 轉機出現在她19歲,華興娛樂舉辦新秀歌唱大賽,姐姐偷偷幫梅艷芳也填了報名單,從此她紅透華語世界。
她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第一次開演唱會,梅艷芳就在紅磡連開15場,打破了當時香港歌手首次個人演唱會的場次記錄。 可是出道之後的她並沒有徹底擺脫負重不堪的原生家庭,媽媽和哥哥,賭博輸錢無數,另一個哥哥做生意失敗,欠下的400萬的巨款,追債的人直接追到了梅艷芳的演唱會。 為了錢,家人不斷在梅艷芳去世後變賣她的遺物,上至她用過的家具、獲獎的獎盃,下至她的內衣,都被展覽、變賣,無所不用其極。
儘管最親近的人如此待她,可是她的重情重義卻收穫了一幫好友,她其實從不孤獨。梅艷芳身上的大哥氣質,還帶一絲單純善良,劉德華形容說,「梅艷芳是寧可天下人負她,而她決不會負天下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說到小恩小惠,她曾幫助過在大家眼中的萬年龍套演員羅君左,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送上了不止有金錢的溫暖,並跟他做了一輩子的朋友。 每一次,她都會在酒局上幫張曼玉擋酒。 提到大是大非,大情大愛,梅艷芳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梅 艷芳去世前一年,《東周刊》發了劉嘉玲被綁架的照片,梅姐帶著整個香港演藝人協會遊行抗議。 遊行中,梅艷芳一直站在劉嘉玲身邊,慷慨陳詞: 天地不容! 這些刊發照片的人,在挑戰香港法律,挑戰道德良心!
2003年,非典在香港爆發,為了給香港人打氣,梅艷芳發起《1:99音樂會》,號召全香港歌手演出。
可能會有很多不了解梅艷芳的人認為,看梅艷芳一生所做的事,她一定是獨立女性,而當代獨立女性的標籤就是不想嫁人,不必嫁人,不急嫁人,她一定對男人不信也不屑。 其實真正的梅姑並非如此。 她一直相信並渴望著愛情和婚姻。
對她來說,像山口百惠那樣是幸福的——很快紅成現象級女明星,然後突然宣布退出娛樂圈,不做天后做主婦,結婚那年她才21歲。用梅姑的話說是「急流勇退,相夫教子」。世人對梅艷芳多有誤解,聰明如伊能靜,也不一定真的懂她。
可是,梅艷芳從沒說過,從沒標榜過,也從沒鼓吹過女性該怎樣,她也從來沒逼迫自己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如果說她有,那麼也是在最後的時刻,她說,「你們放心,我是個專業的藝人,只要我出現在你們面前,你們就會有一個精神奕奕的梅艷芳」。
我們都知道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她已經瘦骨嶙峋,她穿上一襲婚紗,那是她一直以來渴望的,她開玩笑說「沒結婚沒關係,我等貝克漢姆離婚」,但她又深情地說,「我將自己嫁給了你們,嫁給了音樂」。
大家今天懷念梅艷芳是因為她像個獨立女性嗎? 是因為到了最後一刻,她還在逆境里跋涉,做一個和命運交手的強人。 哪怕在宣告自己患病的發布會上,也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依然咬緊牙關: 我有信心,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
梅艷芳和張國榮在同一年去世,仿佛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
現在,那個時代已經終結了。
撰文:美江 圖片:豆瓣、微博、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