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第一次開演唱會,梅艷芳就在紅磡連開15場,打破了當時香港歌手首次個人演唱會的場次記錄。 可是出道之後的她並沒有徹底擺脫負重不堪的原生家庭,媽媽和哥哥,賭博輸錢無數,另一個哥哥做生意失敗,欠下的400萬的巨款,追債的人直接追到了梅艷芳的演唱會。 為了錢,家人不斷在梅艷芳去世後變賣她的遺物,上至她用過的家具、獲獎的獎盃,下至她的內衣,都被展覽、變賣,無所不用其極。
儘管最親近的人如此待她,可是她的重情重義卻收穫了一幫好友,她其實從不孤獨。梅艷芳身上的大哥氣質,還帶一絲單純善良,劉德華形容說,「梅艷芳是寧可天下人負她,而她決不會負天下人」。
說到小恩小惠,她曾幫助過在大家眼中的萬年龍套演員羅君左,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送上了不止有金錢的溫暖,並跟他做了一輩子的朋友。 每一次,她都會在酒局上幫張曼玉擋酒。 提到大是大非,大情大愛,梅艷芳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梅 艷芳去世前一年,《東周刊》發了劉嘉玲被綁架的照片,梅姐帶著整個香港演藝人協會遊行抗議。 遊行中,梅艷芳一直站在劉嘉玲身邊,慷慨陳詞: 天地不容! 這些刊發照片的人,在挑戰香港法律,挑戰道德良心!
2003年,非典在香港爆發,為了給香港人打氣,梅艷芳發起《1:99音樂會》,號召全香港歌手演出。 如梅艷芳這樣一身俠骨的人,內心裡也始終藏著柔情 。
可能會有很多不了解梅艷芳的人認為,看梅艷芳一生所做的事,她一定是獨立女性,而當代獨立女性的標籤就是不想嫁人,不必嫁人,不急嫁人,她一定對男人不信也不屑。 其實真正的梅姑並非如此。 她一直相信並渴望著愛情和婚姻。
對她來說,像山口百惠那樣是幸福的——很快紅成現象級女明星,然後突然宣布退出娛樂圈,不做天后做主婦,結婚那年她才21歲。用梅姑的話說是「急流勇退,相夫教子」。世人對梅艷芳多有誤解,聰明如伊能靜,也不一定真的懂她。
可是,梅艷芳從沒說過,從沒標榜過,也從沒鼓吹過女性該怎樣,她也從來沒逼迫自己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如果說她有,那麼也是在最後的時刻,她說,「你們放心,我是個專業的藝人,只要我出現在你們面前,你們就會有一個精神奕奕的梅艷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