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苦心人:從滿頭包到「雞司令」
然而,隔行如隔山,趙亮還是把養雞想得太簡單了,以致於發生了許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萬事開頭難。
要修路先要割上幾天的草、好不容易修好了路,泥石流一來,只得從頭再來。光修路就花了上百萬。沒水引水,沒電拉電,整整一年,他才完成了前期工作。
他把養雞場建在山上,天天爬上爬下,得了滑膜炎,不顧醫生勸阻堅持拄拐上山。
他買了500隻雞苗,沒幾天陸續在死,幾隻,幾十隻。他急得白了頭。以為是禽流感,最後才知是感冒。
他買數量一樣的公雞苗和母雞苗,想讓它們一夫一妻,他不知道,公母的最佳配比是1:9。
他養的公雞動不動就斗,把對方往死里啄的那種。請教了專家,才知道天天光吃玉米粒不夠。
他要靠拍戲掙錢貼補養雞窟窿,虧得多了,不敢跟胡敬報帳,怕老婆懷疑他在外頭有人。
妻子胡敬看著趙亮日漸消瘦,心疼不已,也對他的選擇產生了質疑:「你放著好好的演員不做,跑去養雞,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面對妻子的擔憂和外界的質疑,趙亮的拼勁又上來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為了養好雞,他開始四處拜師學藝,虛心向專家請教,還專門跑到山東、廣州等地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
功夫不負苦心人。
從「三德子」到億萬富翁:
演好自己的每一場戲,養好自己的每一隻雞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折騰養雞十來年,趙亮成了養雞專家,上了央視《致富經》,他的走地雞主打原生態。「御風甲」品牌也打響了,還通過了歐盟認證,還要申請國家專利。
他說要幫助家鄉的鄉親災後重建,他也做到了僅瀘州基地,就讓288戶家庭找到了新的出路,其中138戶還是殘疾人家庭。
出道30年,趙亮認真對待他的兩種角色。拿起劇本,他就是認真的演員,參演97部電視劇;放下劇本,他就是雞司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演的是配角,但趙亮不覺得配角是「小角色」;雖然是雞司令,但趙亮不覺得養雞很「跌份」。
能讓觀眾記住,能帶鄉親致富,是他的福氣!
本文作者 | 有鳳來儀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