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結婚後,我拒絕給5千元贍養費,爸媽把我告了,現在只要給300

2024-07-18     緣分     44465

口述:陳玲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改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有人說:「這世上,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深以為然,身為父母,別的不說,如果對待自己的幾個子女,不能做到一視同仁。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區別對待,厚此薄彼,那麼就不是合格的父母。就像是《理想之城》里,蘇筱閨蜜吳紅玫的父母,就不是合格的父母。

兩個人把女兒存在他們手裡的錢,全部拿出來給兒子買了房子。不僅如此,這套用女兒的錢買下來的新房子,居然沒有女兒的一間房。面對女兒的質問,父母還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沒有錯,還說女兒是白眼狼,還要求女兒以後要對娘家父母付出更多。這樣的父母,吳紅玫怎能不心寒,而這樣的父母,自然是不合格的。

弟弟結婚後,我拒絕給5千元贍養費,爸媽把我告了,現在只要給300

我也遇上了這樣的父母,弟弟結婚後,居然讓我增加贍養費。原本每月給1000,已經算不少了。而且我心裡也清楚,這裡面,基本上都是弟弟花了。但誰能想到,爸媽不知足,讓我給5千養老。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雖然當時城市中大部分家庭都已經不重男輕女了,但在我們農村,大部分家庭還是偏愛男孩子。或者說,有些父母,認為沒有兒子,就像是沒有孩子。所以即使是兒女雙全,湊成了一個好字,即使是女兒聽話懂事,兒子調皮搗蛋,但還是兒子更能討父母歡心。

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所以在小時候,爸媽對我弟弟的偏心,我習以為常。甚至因為爸媽三天兩頭對我嘮叨,說兒子才是家裡的根,我作為姐姐也要對弟弟好,我對這種偏心,更是覺得理所當然。當然了,也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塑造了我和弟弟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我很獨立自主,而弟弟,被寵壞了。

弟弟結婚後,我拒絕給5千元贍養費,爸媽把我告了,現在只要給300

我娘家的家境,在當時其實還算不錯。但我爸媽肯定想要給兒子掙一份更為厚實的家底,所以我念高三這一年,掏空家底,聽信了剛開始創業的舅舅的話,把錢都投了進去。一年不到,舅舅創業失敗,自己都沒錢吃飯了,自然也不可能有錢還給我家。我後來回想這件事情,即使我家當時有錢,我爸媽也不一定會讓我念大學。

收到大學通知書,別人都很高興,但我爸媽卻相反。我爸的意思很明確,家裡的錢都做生意虧本了,沒錢供我念大學。我媽說我一個女孩子,念了高中,不錯了,不要得寸進尺。我知道我爸媽是想我趕緊去打工賺錢,然後好和爸媽一起,給我弟弟攢老婆本。我雖然覺得幫襯娘家,幫襯弟弟很正常,卻不想這個年紀就去打工,然後早早結婚生子。

於是我到處求人,後來是高中的老師想辦法幫我打了申請,我拿到了助學貸款。就這樣,大學四年,我完全是依靠助學貸款和各種兼職,才能完成學業的。可即使爸媽沒有給過我一毛錢,卻還認為我欠了家裡。畢竟我要是沒有堅持上大學,這四年,我能給家裡賺不少錢。我雖然聽著這些話不是滋味,但潛意識裡,還是接受了這個說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