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錯位》改編自《交錯的場景》,是日本懸疑小說宗師松本清張的作品。
一開播就打敗《度華年》和《顏心記》,成為網劇冠軍,實力不是一般的強勁。
這應該是繼《開端》,《漫長的季節》之後,又一部讓我一看就入迷的短劇。
更為難得的是:電視劇改編得非常成功,敘事手法懸念迭起,相比起原著更有看點。
由一個案子,在機緣巧合之下,引出另一個案子。
真就應了那兩句古話:人在做,天在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非。
那麼這兩起案子的真兇是誰呢?其間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巧合呢?
下面我就根據對原著的理解,大膽假設,仔細推測大結局。
相信看完之後,你一定會大呼過癮。
唐尋捲入漩渦
一年前,秦江市城中村張晴被害案,重大嫌疑人李非,一直不承認他就是殺人兇手。
姜光明和石落,作為剛被任命負責這個案件的警察,重新對李非進行的審問。
果然,隨著張晴養的那條小狗花椒的離奇失蹤,在尋找小狗的過程中,新的嫌疑人唐尋,進入了姜光明和石落的視線。
唐尋是一個著名作家,在張晴出事前,他就經常喂食張晴的那條小狗花椒。
本來姜光明和石落以為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沒有想到在一番調查之後:唐尋竟然已經去世了。
為了抓到這難得的線索,他們來到了唐尋家裡。
經過對唐尋夫人的詢問,姜光明和石落了解到:唐尋離開秦江之後,就到了方海市的海濱酒店閉關寫作。
從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唐尋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是受了傷的,而且還帶走了張晴的小狗花椒。
那麼這天晚上,唐尋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殺害張晴的真兇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唐尋並不是殺害張晴的真兇。
真正的兇手在全劇開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姜光明在當戶籍警時,遇到的那個戴著口罩的年輕人孫斌。
其實,當這個孫斌出現的時候,我就感到很不對勁。
一個新辦身份證的人在警察局,面對警察時,為什麼會戴著一個口罩不摘下來呢?
倘若不是當時姜光明被喊去開專案會,憑藉姜光明敏銳的洞察力,她應該當場就會發現這個孫斌是有問題的。
後來,在排查張晴關係網的時候,才知道:孫斌是張晴的大學同學,在讀書時曾追求過張晴。
張晴被害的那個雨夜,李非作案在先。李非走後,孫斌又來了。
由於張晴的情緒崩潰,再加上她是近視眼,李非又是蒙了面的,所以張晴將後來的孫斌,看成了對她實施侵害的李非。
張晴大喊救命,孫斌在張晴面前露了面,怕被牽連,就把張晴殺害了。
唐尋的秘密
孫斌行兇後收拾現場時,小狗花椒因為害怕,跑出去了。
無巧不成書:小狗花椒在路上遇到了唐尋。唐尋知道花椒是張晴養的狗,所以好心想把狗送還給張晴。
結果到了張晴家之後,恰好發現張晴已經被殺害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唐尋擅長寫驚悚懸疑小說,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見到了真正的兇殺現場。
孫斌發現了唐尋,在一番追趕加打鬥之下,唐尋將孫斌推下了河。
唐尋以為孫斌因他而死,害怕極了,連滾帶爬地離開了現場,順便還帶走了小狗花椒。
那麼為什麼唐尋沒有當場報案呢?因為他著急要寫一部小說,如果報案,他一定會被當成嫌疑人控制起來。
此時的唐尋已經知道自己得了絕症,時日無多了。
作為唐尋而言:他的最佳選擇就是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找一個地方閉關,將他最後的作品寫出來。
顧己鳴的秘密
在追查殺害張晴真兇的過程中,除了遛狗的唐尋有重大嫌疑之外,還有一個最近爆火的作家顧己鳴也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警察石落愛看書,他在顧己鳴的新書《黑雨》中,發現有一段描述與張晴的住所周邊簡直是一模一樣。
就連那天停電都寫了進去。
這樣的場景描述,沒有身臨其境,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可是在石落的追查之下,他發現:顧己鳴在張晴被害那天,根本就沒有來過秦江市。也就是:顧己鳴根本就沒有作案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顧己鳴是怎麼寫出這段作品的呢?
江娜的秘密
江娜無父無母,在方海市的海濱酒店當客房服務員,同時她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
顧己鳴在沒有成名之前,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專門負責對來稿的審查。
賀鵬是一家團購網的經理,對江娜一見鍾情,他同時也是顧己鳴曾經的室友。
警察姜光明和石落去海濱酒店調查唐尋的時候,對於與唐尋走得很近的服務員江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惜的是:此時江娜已經離職,而且音訊全無。
順著江娜的追求者賀鵬這條線,姜光明和石落找到了賀鵬。
賀鵬認為:江娜和顧己鳴根本就不認識。這一度讓姜光明和石落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因為此前他們曾經推測顧己鳴《黑雨》這本書真正的創作者應該是唐尋。江娜完全有機會將唐尋的作品提供給顧己鳴。
那麼真正的事實是怎樣的呢?
事實證明:姜光明和石落的大膽假設,是正確的。
江娜與顧己鳴早就認識,並且已經發展成為了情侶關係,只是賀鵬不知道罷了。
江娜是因為給顧己鳴的雜誌投稿,進而認識顧己鳴的。劇中有個情節:中介幫顧己鳴的未婚妻蘇真真找開陶瓷館的鋪子,曾經找到個步行街,被顧己鳴非常激動地否定了。
那是因為這條步行街上的「紅星旅館」,就是顧己鳴與江娜長期幽會的地方。
兩人交往中,江娜無意間透露給顧己鳴:唐尋正在她工作的酒店閉關寫作,而且作品寫得很好。
於是,在顧己鳴的慫恿之下,江娜違背職業道德,偷偷將唐尋的作品抄下來給了顧己鳴。
顧己鳴腳踏兩條船
顧己鳴在與江娜談朋友的過程中,因為想出版自己寫的小說,就劍走偏鋒,經常跟著主編出去應酬,結果卻是屢次被辱,處處碰壁。
說起來,顧己鳴的運氣還是很好,他碰巧救了一家出版社社長的女兒蘇真真。
顧己鳴知道:只要討好蘇真真,那麼自己的作品就有機會出版。
就這樣,顧己鳴開始了腳踏兩條船的日常:一方面他維持著與江娜的關係,另一方面他又對蘇真真展現出了無微不至的關心。
蘇真真因為車禍雙腿殘疾,導致她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很沒有安全感。
漸漸地,顧己鳴進入了蘇真真的內心,成為了蘇真真的新男友。
本來顧己鳴只要與江娜分手就可以完成自己身份蛻變的,不巧的是:此時的江娜發現自己懷孕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顧己鳴知道後:不敢與江娜提出分手,因為他怕江娜到他的單位大鬧。
編輯與投稿者談朋友,這樣的「潛規則」是會被雜誌社開除的。
更為可怕的是:如果這件事被蘇真真知道了,那麼以蘇真真的性格:他想當作家這條路也會被徹底堵死。
多重權衡之下,顧己鳴就徹底黑化了。
江娜是個孤兒,沒有親人。他想的辦法就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讓江娜徹底消失。
江娜的結局
在江娜被顧己鳴算計之前,她在網上知道了唐尋去世的消息,還特地寄了一張明信片到唐尋家裡,以示悼念,這其中也有對自己抄了唐尋小說的愧疚。
隨著江娜的肚子開始變大,顧己鳴讓江娜以出去找工作為理由,跟著他離開了酒店。
明面上顧己鳴是想要給江娜找一個安胎的地方,實際上他是想要送江娜上路。
顧己鳴選擇的地方是方海長樂的一座山上,這座山附近有個寺廟,正是唐尋曾去過的那個寺廟。
當時,唐尋帶著小狗花椒到這裡,小狗花椒在這裡跳出了汽車,然後被一個小孩追趕,跑進了山里,被一個農婦收養了。
極其巧合的是:顧己鳴帶著江娜上山的時候,不小心壓到了小狗花椒。
小狗花椒的新主人聽到了小狗的慘叫聲,出來查看情況,不光與顧己鳴照了面,還看到了在汽車后座的江娜。
顧己鳴在殺害了江娜之後,回程的時候,這個農婦只看到了顧己鳴離開,並沒有看到江娜。
由此可見,失蹤的江娜就被顧己鳴埋在了這座山上。
顧己鳴自取滅亡
唐尋死後,顧己鳴發現江娜給他的那部小說,唐尋並沒有發表。
一心想成名的顧己鳴,就大著膽子將唐尋的小說用蘇真真的渠道發表了,畢竟相較於自己寫的小說,唐尋寫的要好太多。
那麼唐尋的夫人為何在《黑雨》上市之後,沒有揭穿顧己鳴呢?
原因還是在於:唐尋在臨死之前,應該跟唐夫人講了自己曾經失手將一個兇手推下河的事情。
唐夫人知道這部《黑雨》中的內容,與秦江的一個未破兇殺案有關。
直到唐夫人看到秦江張晴兇殺案的真兇落網之後,才明白:當年唐尋推下河的那個兇手,當時並沒有死。
這樣一來,顧己鳴欺世盜名的事情也就浮出了水面,他的那部成名作《黑雨》,就是唐尋最後的作品。
雖然張晴兇殺案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江娜的失蹤,讓姜光明和石落一直耿耿於懷。
隨著姜光明和石落開始調查江娜失蹤案,顧己鳴的末日也即將到來。
顧己鳴的結局
姜光明在與蘇真真的談話中,講到了一個細節,讓姜光明發現了不正常的地方。
那就是:顧己鳴曾經裝病不去參加表姐的婚禮。蘇真真表姐住在方海的長樂,那裡有座山,山旁有座寺廟。
這就是唐尋曾經丟失小狗花椒的地方,也是顧己鳴埋葬江娜的地方。
姜光明和石落順著這個線索到了長樂,他們在寺廟附近的山上發現了一條瘸腿的小狗,長得與張晴的那條狗一模一樣。
跟著這條小狗,姜光明和石落找到了養狗的那個農婦。
經過對農婦的詢問,姜光明和石落終於發現了江娜失蹤的重要線索,因為農婦曾經見到過顧己鳴和江娜從這裡經過。
這條路往後是一條死路,由於顧己鳴離開的時候,江娜沒有離開,那就證明了江娜一定被留在了山上。
唐尋住店時,小狗花椒曾經長期被江娜照顧,對江娜很是熟悉。
那麼只要跟著小狗花椒走,找到江娜被埋在哪裡,那麼顧己鳴就逃脫不了法律的嚴懲。
後記
《錯位》這部劇中,張晴和江娜作為受害者,真的是超級無辜。
李非加害張晴,就因為張晴是獨居年輕女性,能夠有機可乘。
孫斌殺害張晴,是因為憎恨張晴。那麼張晴做了什麼對不起孫斌的事情嗎?從劇情看來,完全沒有,這都是孫斌自己的一廂情願。
江娜呢?她與顧己鳴談戀愛,也沒有過錯。
估計直到顧己鳴兇相畢露,她都想不通:為何顧己鳴要害她?她絕對是死不瞑目的。
由此看來:導致張晴與江娜有這樣的悲慘結局,我只能歸結為:這就是她們的命運,幾乎避無可避。
至於這部劇最大的反派顧己鳴,他真的是太壞了,用「衣冠禽獸」,「人面獸心」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他不光盜了唐尋的絕筆小說,還為了名利,殺害了對他一心一意的江娜。
從顧己鳴的經歷來看,他就是當代「陳世美」。
如果顧己鳴沒有發行那部《黑雨》,如果唐尋的絕筆小說沒有描寫張晴被害周邊的場景,如果參與張晴案的石落沒有看到《黑雨》,那麼很有可能顧己鳴就會成為:法網的漏網之魚。
然而結局就是這樣的神奇,所有的巧合都如此神奇地連接了起來。
綜上所述,還是那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