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玉梅,一個土生土長的三四線城市小市民,今年三十有五,好不容易攢了半輩子的積蓄,再加上老公老張的東拼西湊,總算在這個小城裡按揭買了套二手房。房子不大,兩室一廳,但對我們來說,那是真真正正屬於自己的小窩,是無數次夢裡都能笑醒的港灣。
搬進新家的那天,陽光特別好,我站在陽台上,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裡頭那個美呀,比吃了蜜還甜。老張在一旁忙著掛窗簾,嘴裡還哼著小曲兒,我們倆都知道,這日子,算是翻開了新的一頁。
可好景不長,這天晚上,婆婆帶著一臉笑意,手裡提著幾斤水果,踏進了我們的新家門檻。一進門,那雙眼睛就在新家裡四處打量,嘴裡還不停地夸著:「哎呀,這房子收拾得真乾淨,看著就舒心。」我心裡頭雖然高興,但也隱隱覺得有啥事要發生。
果然,婆婆話鋒一轉,拉著我的手說:「玉梅啊,你小姑子小麗快生了,她婆家那邊條件不好,我想著,能不能讓她來咱們這兒坐月子?你看,你們這房子也寬敞,她來了還能幫你們做做家務,照顧照顧孩子。」
我一聽,心裡「咯噔」一下,臉色瞬間就不太好看了。小麗那脾氣,我是再清楚不過了,嬌生慣養,啥活都不幹,還愛挑三揀四。但礙於婆婆的面子,我勉強擠出個笑臉,說:「媽,這事兒我得跟老張商量商量,畢竟這房子也是我們貸款買的,壓力大著呢。」
婆婆一聽,臉色也沉了下來,正要開口,老張從廚房出來,見狀連忙打圓場:「媽,您先坐,這事兒我們肯定得好好考慮。」說完,還給了我一個安撫的眼神,示意我別衝動。
晚上躺在床上,我越想越氣,對老張抱怨道:「你妹妹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來了還不得把這當家啊?再說,她月子裡的講究多了去了,萬一有啥不合她意的,咱們倆還不得成了罪人?」老張嘆了口氣,說:「我也知道難辦,但媽都開口了,咱們總不能直接拒絕吧?再說,她也只是來坐月子,忍一忍就過去了。」
我翻了個白眼,心裡頭那個憋屈啊,簡直比吃了蒼蠅還難受。但轉念一想,都是一家人,能忍則忍吧。
幾天後,小麗挺著個大肚子,帶著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搬進了我們的新家。一進門,她就開始四處指揮起來:「這沙發得換個軟的,坐月子不能坐硬的;那窗簾顏色太暗了,換個亮堂的,對寶寶眼睛好;還有啊,我得有個專門的房間坐月子,得向陽,通風好的。」
我一聽,心裡頭的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但礙於面子,我還是忍著沒發作,只是淡淡地說:「小麗啊,這沙發和窗簾都是新買的,換的話太浪費了。至於房間,咱們家就這兩間臥室,你挑一間吧。」
小麗一聽,眉頭一皺,不滿地說:「嫂子,你這就不對了,我坐月子可是大事,怎麼能將就呢?我聽說坐月子得小心謹慎,不然落下病根可是一輩子的事。」
我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和:「小麗,我知道坐月子重要,但咱們也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啊。你看,家裡就這麼大,我們能做的都已經盡力了。」
可小麗哪裡聽得進去,她直接走到客廳中央,雙手叉腰,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我不管,反正我要住最好的房間,還要請個月嫂來照顧我,不然我寧願回娘家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時,老張也從房間裡出來,見狀連忙上前勸說:「小麗,你別這樣,你嫂子也是為你好,家裡條件有限,咱們得互相體諒。」
小麗一聽,更是來勁了,指著老張的鼻子就罵:「哥,你怎麼能這麼說呢?我可是你親妹妹,你連我都不管了嗎?你們要是真為我好,就按照我說的做,不然我就告訴我媽去!」
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這些年積壓的委屈和不滿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夠了!小麗,你以為你是誰啊?這裡是我們的家,不是你的公主殿!你要住好的,請月嫂,自己掏錢去!我們沒那個義務慣著你!」
說完,我轉身回了房間,留下小麗和老張在客廳里尷尬地對峙。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為了這個家,我付出了太多,可到頭來,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
那一晚,家裡的氣氛降至冰點。我躺在床上,淚水無聲地滑落,心裡五味雜陳。老張進來幾次,想說什麼卻又欲言又止,最終只是輕輕嘆了口氣,坐在床邊陪我沉默。
第二天清晨,我醒來時發現老張已經不在身邊。廚房裡傳來輕微的響動,我走過去,看到他正在準備早餐,動作裡帶著幾分小心翼翼。我走過去,從背後輕輕環住他的腰,低聲說:「老張,我們得談談。」
他轉過身,眼裡滿是疲憊卻也有堅定:「玉梅,我知道委屈你了。小麗她不懂事,但我們不能因為她就破壞了我們的家。我會去找她談,讓她明白這裡不是她的避風港,而是我們的家。」
早餐後,老張找小麗進行了一次長談。具體內容我沒有細問,但從他們出來的表情來看,似乎達成了一些共識。小麗雖然還是有些不滿,但總算收斂了些,同意暫時住在次臥,不再提換家具和請月嫂的事。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儘量保持著表面的和諧。小麗坐月子期間,我儘量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雖然心裡仍有芥蒂,但我也明白,家和萬事興。老張也時常開導我,讓我放寬心,不要為了這些小事影響了夫妻感情。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麗的月子也坐完了。她離開的那天,我看著她抱著孩子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我知道,這段經歷雖然不愉快,但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在困難面前堅守自己的底線,如何在家庭關係中尋找平衡。
小麗走後,我和老張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溝通。我們決定,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坦誠相待,共同面對。我們的家,是我們共同的港灣,需要我們一起守護。
如今,我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軌。偶爾回想起那段日子,心中雖有波瀾,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許。我相信,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