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網絡口述:王曉慧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改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有這麼一句話:「家庭生活中的大部分瑣碎矛盾,只有立場,沒有對錯,與其爭論對錯,不如換位思考。」我媽曾經也和我說過類似的話,我媽說:「結婚過日子,不吵架是不可能的。針沒有扎在自己身上,自然不會感到疼痛。與其因為吵架鬧離婚,還不如讓對方也被針扎一下,感覺到痛了,就會感同身受。」
確實如此,我和我老公在婚姻中,就因為一件事情的分歧而產生了矛盾。通過吵架,誰也說服不了誰,我都想要離婚了。後來還是聽了娘家人的話,讓我老公自己意識到自己考慮問題有所欠缺,不僅閉嘴不提這件事情,還一丁點都沒有牽扯到我,自己去和我婆婆把事情給說清楚了。
我和我老公在戀愛的時候,我爸媽其實就不看好我們的婚事。理由很簡單,我爸媽認為我們不般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門第差距,畢竟我家也不是什麼有錢人家。而是成長環境,導致我和我老公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不一致。我爸媽苦口婆心,但我聽不進去,堅持要結婚。婚後不久,我就意識到問題了。
婚前我爸媽各種擔憂的問題,在婚後都慢慢顯現出來,之前戀愛中,彼此壓抑住的分歧,都暴露出來了。所以我和我老公,在結婚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磕磕碰碰,矛盾多多。不過萬幸,我到底沒有看錯人,雖然老公和我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不一致,但他明事理,還算拎得清,所以日子也算可以。
但涉及婆家的事情,我老公就有點拎不清了。我老公雖然不算鳳凰男,當初他念大學,也是憑自己的本事考上的。不過當時家境不好,雙胞胎哥哥雖說成績不好,但如果堅持要復讀或者上一個費用高的民辦大學,那我老公也確實有可能沒法繼續念書。畢竟公公婆婆在心裡頭,還是偏愛大兒子的。
換一句話來說,如今我老公在城裡頭有房有車,結婚娶妻,工作是坐在辦公室里,風吹不著雨打不到。而大伯哥卻在村裡頭做農活,風吹日曬,倒是也結婚娶妻了,但日子和我們確實沒法比。老公記得當初哥哥的退讓和成全,所以心中愧疚。工作之後就在經濟上幫襯哥哥,和我結婚之後,老公也時常給哥哥錢。
因為了解這些事情,所以我也沒有阻止老公做這些事情,畢竟沒有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前段時間,老公忽然提出要讓兩個侄子來城裡念書,住在家裡,和我們一起生活。我能接受兩個侄子來城裡頭念書,我們幫忙想辦法找學校,日常生活中也會多關心一下。但一起生活,我不能接受。
我和老公說,多了兩個孩子,不僅僅是多兩雙筷子的事情。即使是親侄子,但畢竟不是親兒子,不能打也不能罵,教好了,是應該的,學壞了,是我們的錯。萬一出點什麼事情,沒有處理好,反而影響了兄弟之間的情分。而且我正準備備孕要孩子,家裡若是多了兩個小孩子,我如何能安心休息。之後孩子出生,我又怎麼帶著一個嬰兒的同時,還照顧兩個孩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