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枉空代代痴人情。
距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以下簡稱《紅樓夢》)全國公映的時間越來越近,我相約胡玫導演在北京見面,聊聊《紅樓夢》拍攝過程中那些難以忘懷的故事。看到微信時,她在上海,說下午乘飛機回京,晚上一起吃飯時嘮嘮。
一會兒,收到她發來的簡訊,見面地點安排在東城區菖蒲河公園內的東苑戲樓。我去了才發現,戲樓三面敞開,是典型的清式戲樓裝飾,色彩華麗而豐富。青磚鋪砌的地面,四周樓座以柱廊和木欄杆裝飾。屋頂上裝飾著盤龍木格柵和古樸的宮燈,西門前長長的甬道,斑駁的紅牆,頗有「大觀園」的氣息。一棵據說已有300年的老槐樹直聳雲天,散落一地的槐花仍散發著幽幽清香。
她選擇這個地方面敘,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她還徘徊在執導《紅樓夢》的氣場中不能自拔,會下意識地沉浸其中。
胡玫看上去有些倦意。她下了飛機去了一趟錄音棚,為下一部新片《再生密碼》完成最後的台詞修改補錄,然後馬不停蹄地趕過來。老友見面,略去客套。她一說起《紅樓夢》,頓時倦意全無,兩眼放光。
胡玫與作者夫婦在東苑戲樓暢談 梁諾蓁攝
「拍《紅樓夢》,我們前前後後用了18年時間,過程太曲折,一言難盡。」胡玫回味著度過春去冬來一段段漫長的季節,深陷看似重複又沒有盡頭的日子,表情有些複雜。
胡玫所言,像是一種隱喻。《紅樓夢》是她追隨理想的作品,窮盡所有努力,以極度的破釜沉舟的勇氣,支撐著自己熬過了漫長的歲月。
胡玫的藝術人生,無需贅述。僅憑《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孔子》《喬家大院》《進京城》等作品,就足見其輝煌的過往。她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七八級學生,與張藝謀、陳凱歌等系並肩的中國第五代導演,英姿颯爽。
胡玫與編劇何燕江(右二)及主持人王芳(左一)王為念(右一)
她以拍宏大敘事的「男人戲」而著稱。曾幾何時,她身上的那股俠女劍客之氣,始終透著堅毅和勇敢。她掌控的鏡頭一眼如劍,總是劍鋒閃光,劍氣如虹,且柔中帶剛,智慧與果決並存。
與胡玫合作過《喬家大院》等作品的演員陳建斌曾說,如果要用一種動物形容胡玫,她應該是「象」,外表溫順平和,內在卻激情澎湃,充滿能量。
2006年,她劍指《紅樓夢》,開始以女性的視角走進傳世名著,卻不想,之後的18年皆在半夢半醒之間,讓她魂牽夢繞。
重拍電影《紅樓夢》的意義
18年來,質疑胡玫拍《紅樓夢》的聲音不絕於耳,嗤之以鼻者也不鮮見。有朋友直接沖她說:「你幹嘛要拍《紅樓夢》啊,不怕砸牌子,晚節不保嗎!?」
胡玫動情地說:「文學名著《紅樓夢》包羅萬象,不可企及。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視覺期盼和美學想像,任何改編者都應該懂得首先原著的內容必須忠實,美學意義上的創新,也只為更好的以現代的電影語言結構傳承。我希望這版《紅樓夢》,能進入更多當代年輕人的視野,進而重新拿起這本大書,品味原著的博大與深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顯而易見,對於古典文學名著的傳承是她的初衷。
早在2006年,胡玫籌備立項《紅樓夢》時就闡述過自己的觀點,她這次創作的新意之一在於以電影的手法再現中國古典名著的青春夢想。胡導在創作之初就闡述了試圖以電影的手法,還原原作中人真實的年齡的想法。她所選擇的演員不僅僅幾乎全部是新人,而且全部新人演員的平均年齡只有14歲。這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是極其少見且需要勇氣的。
胡玫認為,她創作的《紅樓夢》不是一部關於紅男綠女的簡單愛情故事,從「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的創作,始終以「賈坑林財」故事發展為線索,揭示了所謂金玉良緣的政治經濟背景,以及由此導致的動人心魄的愛情悲劇。
「中國文學中喜劇和大團圓的故事多於悲劇,但也產生了《紅樓夢》等偉大的史詩性的悲劇。因此,我是從比較廣闊的歷史文化視野出發,著重挖掘和表現《紅樓夢》所內含的歷史社會意義。當然這是很困難的。」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因此,任何時代都會給藝術家們留下巨大的想像與創作空間。
胡玫坦言:「我的優勢是敘事,利用鏡頭講一個好的故事,這是長期摸索的結果。挖掘歷史中那些能打動現代人的題材,是我的追求。更直白地說,戲比天大,我要拍一部青春版《紅樓夢》,一方面影響年輕人去重讀名著,豐富修養;另一方面,把『紅樓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青春版《紅樓夢》的情懷
胡玫常常說起這麼一句話:「《紅樓夢》是我的青春。在特殊年代裡童年的我,是和大觀園裡的孩子們一起長大的。」的確,《紅樓夢》是國人心中的一份摯愛,對於胡玫,這份情愫也由來已久。
胡玫的身世也很特別。先輩經歷了戰爭年代,祖父曾率領八路軍一個團的兵力與日寇作戰,1937年犧牲在家鄉沛縣,為了抗日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犧牲後名字刻在了南京中山陵。她的父親胡德風也打過仗,12歲就騎著一頭毛驢加入了八路軍115師。而她17歲時,與後來唱《軍港之夜》的好友蘇小明同時穿上了綠軍裝,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顯然,擅長拍「男人戲」,與軍旅生涯不無關係。
胡玫的父親胡德風後來成為我國著名指揮家,曾在大型歌舞劇《東方紅》中擔任指揮。母親馬璇是歌唱家,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她的外公呼禾齋是著名書畫家、古董鑑定家,曾擔任中國美術館第一任展覽部長,並一直擔任書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的秘書。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胡玫走出了多彩的人生。所有的反饋向人們證明,她的成功絕非偶然。
胡玫版《紅樓夢》,講的是女性故事:元妃省親、黛玉葬花、修大觀園、黛釵調包……這些經典的情節,被大量影視劇進行了藝術復刻。而出自她之手的《紅樓夢》除了再現這些橋段,還重點刻畫「陰謀與愛情」主題。誰沒有年輕過呢,這麼理解「《紅樓夢》是我的青春」,就不難解讀了。
《紅樓夢》已經有40多年沒人拍過電影版了,胡玫微笑著說:「之前我們看了很多個版本的電影、電視《紅樓夢》,仔細研究,學習借鑑。我這次轉換另一個角度嘗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切入,這可能是顛覆意義上的解讀。《紅樓夢》博大精深,我認為最終講的還是政治經濟學。毛主席多次要求高級將領看《紅樓夢》,為什麼?難道就讓他們看風花雪月嗎?我覺得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用創新的思維,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解讀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同時胡玫也表示:「大眾欣賞已經進入到網絡化時代,網絡劇的層出不窮,對電影、電視都有一定的衝擊,會給影視劇的創作帶來壓力,同時也會鞭策影視工作者做出精品。不能受快餐文化的影響,儘可能地讓作品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保留長久一些,避免稍縱即逝。藝術創作者不能急功近利,要潛下心來,一生能有一部好作品就很不容易了。
「《紅樓夢》這部經典文學作品,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5次。一代又一代人,把自己的智慧融入其中,方才成就經典。所以,我們很幸運,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力創作。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呈現給當代觀眾更有當代可看性的作品。」
14年前,胡玫執導、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上映,票房突破億元大關,她也因此成為當時國內首個創造億元票房的女導演。
對於胡玫來說,一部戲就是一段心路歷程。為青春版《紅樓夢》堅守了18年的她,能否再創票房奇蹟?令人好生期待。
胡玫版《紅樓夢》的亮點
4年前,《胡玫影視藝術論集》一書出版,其中收錄了我撰寫其父親胡德風的一篇文章。收到她寄來的簽名樣書,發現作者簡介中列舉的作品就包括《紅樓夢》。彼時,《紅樓夢》拍攝仍風波不斷,最終能否面世還是未知數。然而她還是自信滿滿地提及這個作品,可見《紅樓夢》在她心中的地位難以撼動。
《紅樓夢》18年的創作之路,對胡玫而言刻骨銘心。
最讓她難以釋懷的是2007年6月「紅樓夢中人」選秀經歷。
時年18歲的南京市越劇團演員李旭丹,在北京巔峰對決中和程媛媛、閩春曉同場角逐,最終獲得第一名。一夜之間,她成為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
然而,世事難料,當年拍攝《紅樓夢》的進程因種種原因被耽擱。數年之後,那一批入圍的演員年齡大了,已不適合出演。
2017年9月,劇組不得不重啟全球海選「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收到數以萬計的報名簡歷。之後3個月,劇組又到全國各個專業院校二次海選,篩選出300人進入複試、150人參與試鏡,最終剩下80人以一比三的比例,參與到影片拍攝前9個月的專業系統培訓中。
胡玫回憶起培訓過程時有些動容,「無論是琴棋書畫,茶藝、形體等,古代文化的培訓讓這些孩子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當最後看他們畢業彙報時,我坐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各行各業的老師們默默無聞地對每個參訓的孩子傾心教導,使得他們有了質的變化。而看到他們培訓成功,我心裡才算真正有了底。」
胡玫版《紅樓夢》將以全新視角解讀經典,為觀眾呈現一個前所未有的「青春版」《紅樓夢》。影片的亮點很多,其中就有圍繞「新鮮精美」四大核心關鍵詞展開,打造極致東方美學盛宴,新人演員搭檔老戲骨全新演繹,真實再現紅樓兒女青春掠影等。
胡玫說:「《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太高了,這次我們挑戰了極限。片中除了賈母,以及夫人系列,其他全部都是新演員。因為原著里的故事,寶黛釵都是十幾歲,原著就發生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所以這版《紅樓夢》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打造『青春紅樓'。」
《紅樓夢》在北京、河北、上海、江蘇、浙江、西藏等全國多個省份進行實地取景拍攝。為了帶給觀眾絕佳的視覺體驗,產生真實的代入感,主創團隊更是在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投資兩個多億,搭建了16000平方米的4個攝影棚,啟用了一個當年最大的特效棚,實景搭建榮寧二府,全方位復刻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主要角色的房屋住所。精細到建築門楣上的絲織品都採用了緙絲的雙面繡工藝。大到屋檐門框的雕刻上色,小到屋內桌面筆墨硯台的擺放,都結合角色個人特點進行設計,十分考究,足見電影背後主創團隊的專業用心。
胡玫導演要求杯盤碗盞沒有一次重樣的,最主要的陳設道具翡翠珠寶,過鏡的沒有一件是贗品,全部都是真傢伙。據說美術部門光是陳設的道具,價值高達六七十億元人民幣。現場拍攝每場大景的戲,保險公司都會安排專人現場看護,別說外人不得入內,就是劇組人員也不敢輕舉妄動,需格外小心。
今年4月18日下午,胡玫和博納影視董事長於冬率「賈寶玉」(飾演者邊程)、「林黛玉」(飾演者張淼怡)等16位《紅樓夢》主演,齊刷刷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備受關注。觀眾驚嘆:「《紅樓夢》十二金釵驚艷、時尚、仙氣十足,國風韻味難以阻擋,太美了!」
《紅樓夢》由何燕江編劇,林鵬、盧燕、邊程、張淼怡、黃佳容領銜主演,關曉彤特別出演,王斑、苑瓊丹友情出演,羅海瓊、楊童舒、丁嘉麗、張光北、姚安濂、龔潔主演。
作為《紅樓夢》首批觀眾之一的文藝理論家仲呈祥評價說:「將文學語言思維成功地轉化為電影語言思維,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審美再創造式改編。」
待《紅樓夢》公映,期待廣大的觀眾朋友們走進影院,在《紅樓夢》中尋找共鳴,感受青春與真情,體會作品裡迸射出的女性極具個性和生命力的表達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