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益平
「和父母談心後我才發現:孝順並不是強行把他們接到身邊養老,而是保持一定距離,卻能時常關心和陪伴,這才是當下老人最想要的孝順。」
前不久,和我同住一個小區的一位七旬獨居老人,在家生病了3天都沒人發現,幸好每周來打掃一次的保潔阿姨,來到她家才被發現。
雖然當時老人被及時送醫,可病得很虛弱的她,根本沒有什麼意識,保潔阿姨也聯繫不上她的家人,住院時很多花銷,老人有卡卻得不到密碼,一時讓這保潔阿姨很為難。
但也是這位老人遇到善良的保潔阿姨,自掏腰包幫老人墊付了住院費,讓老人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然後再通過報警聯繫到了遠在國外的子女。
很多人都說,老人這次如果沒有保潔阿姨發現,再有錢的她,子女不在身邊,說不定哪天發病走了都沒人知道。
得知這個事件後,我突然很怕自己家也發生這種事,因為我是獨子,而我那70多歲的父母就兩口子在老家養老。
雖然我們縣城離老家不過百公里,開車2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但我和妻子因為工作原因,也沒辦法經常回家。
一個月最多也就回一兩次,其他時候他們真遇到什麼問題,我們也沒法知道,尤其是我父母都不怎麼會使用手機,周圍也沒啥鄰居。
真的是越想越怕,後來,鄰居出事沒幾天後,我就帶著妻子回了趟老家,跟父母談了他們養老的事。
我嘗試地跟父母說:「爸媽,現在你們都70多歲了,也到了需要我這個兒子養老的時候了,我就想你們都到城裡來,跟我們一起生活,然後把退休工資卡都交到我這個保管,這樣有啥事,我也能第一時間關照到!」
父親聽了後,卻這樣回復我:
「兒啊,我和你母親都在這老家生活慣了,覺得老家很自在,真的不想再回到城裡去了,並且工資卡我也覺得我們自己握在手裡好,畢竟我們各自都自由慣了,想花錢就花錢,如果交到你們那邊,想花錢就得多個步驟,這樣挺麻煩的。」
母親也說是這樣,他們各自管著自己的退休金,挺好的。
對於父母的話,我是挺難理解他們的,他們為了這個家,為了我也辛苦半輩子了,如今好不容易退休,就應該好好享受這自由又無慮的生活。
所以,我就跟父母解釋說:「爸媽,我也不是真的一定要你們的財產,只是前不久得知鄰居老人的事,讓我擔心你們的養老生活了。
還有我和妻子也是覺得,作為子女,給父母養老是必須有的,我們也不想在城裡自由自在,卻讓你們兩老留在老家!
現在我們的孩子也長大出門工作了,家裡的房間也空置起來了,你們過來生活我覺得也挺好的,畢竟你們身體有啥不舒服,我們也能第一時間發現!
這城裡的醫院也比老家的好!」
父親聽完,有點無奈地說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其實,我和你母親也是很想和你們一家子生活在一起的,可是三代人同住一屋,終究不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模式,就算我和你母親生活,各自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天都要各自分房睡才能和諧相處。
所以,我們不去城裡,並不是不喜歡和你們同住,只是我們怕麻煩你們,干擾你們正常的生活。
如今我們兩老的身體都還不錯,沒啥大毛病,可以互相照顧的生活,真還沒到需要人伺候的份上。
另外,我和你母親回到老家生活了十多年,早已經在這裡有了自己的圈子,城裡的那些同事好友,幾乎斷了聯繫,回去了又得重新認識新的朋友和鄰居,這真的讓我們有心無力了。」
我也覺得父母是鐵了心離不開老家的生活了,於是,我又跟父母說:
「真的不想來城裡跟我們同住,那乾脆這樣,你們把工資卡交到我手裡,兩個人每個月小一萬的退休金,我就準時拿出4000元給你兩老生活,其餘的我這邊保管。
到時候你們真需要花大錢,或應急時,我們作為年輕人也能更快更便捷地去使用這錢。」
我沒說怕他們像鄰居老人那樣,住院了卻花不到那個錢,但我想父母聽了鄰居的事情後,也應該會知道一些問題。
可我父親有點堅決地跟我說:
「兒啊,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的,但我和你母親的退休工資卡,實在是交不到你們手裡去。
剛才也說了,我們自由慣了,真不想一要錢還要跟你們拿錢,而且關於你們鄰居的老人發生的事情,我也有擔心過。
但我覺得這都不是問題,我可以把家裡錢財放在哪,和帳號密碼也可以告訴你們,真有什麼應急時刻,也不怕找不到錢了。」
當時,看著父母如此堅決不要插手他們的養老生活,我才明白,父母這真不是說說而已的,他們真的是想靠自己生活。所以,最後我只能打消所有想法,尊重他們現在生活。
那次通過和父母的談心,讓我對當代老人養老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實他們辛勞半輩子了,到老了真的不會再追求什麼養兒防老,他們真正需要的還是自由和獨立,過那種「採菊東籬下」的桃源生活。
同時,我也覺得我們對老人的孝順,不應該是糾結於物質上的表現,其實更需要的還是要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所以,從那次談話過後,我決定了不管再忙再累,每周都要回一次老家,還有要給父母裝幾個視頻監控,一鍵呼叫的電子設備,這樣父母有事我在城裡也能通過手機第一時間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