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陳玉霞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改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在網上見過這麼一句話:「在雞毛瑣碎的生活里,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矛盾的過程當中,老公有沒有站在自己身後。」深以為然,很多男人認為女人對待婆媳矛盾,喜歡較真,非要分出一個是非對錯來。所以很鬱悶,認為家庭瑣事沒法說出一個對錯。
但事實上,大多數女人,要的就是一個態度。即使後來,問題沒有解決,但如果一開始你的態度是對的,女人其實會理解你。我的婚姻,如果不是我老公拎得清,從一開始就擺正了態度,把夫妻關係擺在了親子關係之前。估計早就在我和婆婆的各種矛盾中,破裂了。
前段時間,婆婆中風了,在醫院住了一周。我老公回去了,我沒回去。我仔細算了一算,我已經25年沒有回婆家了。可能會有人認為我狠心,但萬事皆有因果,我認為我沒錯。婆婆經過治療,命保住了,但人癱瘓了。癱瘓的老人,自然需要有人近身照顧,如果家裡沒有請保姆或者送去養老院的能力,那就只能是家裡人照顧了。
婆婆回到家裡之後,我老公和自己的姐姐商量,說自己過幾年才能退休,退休後,老母親可以自己來照顧。但眼下這幾年,希望在家打零工的姐姐照顧一下。我老公說自己可以每一個月給點錢,讓姐姐說一個差不多的金額。我老公認為自己的決定沒有問題,但我的大姑姐不同意,她認為照顧婆婆是我這個兒媳婦的事情。
於是她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回來,說:「天底下就沒有25年不回婆家的兒媳婦,已經享福了25年,如今婆婆癱瘓了,趕緊回來照顧婆婆。」大姑姐認為自己理直氣壯,但還沒等來我的反駁,我老公直接懟了她。
一般來說,要是情況允許,確實都是兒媳婦在照顧婆婆。我是自由職業者,在網上接設計稿掙錢。所以我照顧婆婆,不存在請假之類的事情,確實合適。可我不願意,因為和婆婆的矛盾。如果我回去照顧婆婆,我如何對得起當初自己受過的委屈?
婆婆一開始就不滿意我這個兒媳婦,原因是我的原生家庭。我哥哥幾年前遇上車禍,沒了一條腿,勉強打工養活自己。嫂子選擇離婚,後來是我媽一直幫襯我哥,還幫忙帶孩子。我婆婆是擔心娶了我,以後我娘家的負擔都跟著過來了。其實這個時候,我對婆婆的阻撓,並沒有不滿,我是理解的。
畢竟沒有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找一個原生家庭負擔很大的配偶。但問題是我媽不要彩禮,還給了嫁妝,而且承諾以後不會因為我哥哥的事情,而給我們增加負擔。但婆婆還是聽不進去,即使後來因為我老公堅持,我倆領了結婚證,我已經進了這個家門,而且幾年以來,我娘家也確實沒有找我要過一毛錢,但我婆婆還是對我有意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