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輕時候就開始扮老,在各種場合被調侃欣然接受,如今已經成為宗師級人物,出場依舊沒有包袱。
66歲滿頭白髮,還在小網劇里「找老伴兒」。
別說和趙本山咖位相等,就算是頗有些知名度的老戲骨,恐怕都會嗤之以鼻。
而沈騰,也是如此。
多的不說,就今年《飛馳人生2》與《抓娃娃》兩部電影來看,他是真沒把自己當大明星。
在張弛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年男人的頹廢和尷尬。
之所以《飛馳人生》兩部都能大火,在我看來,是沈騰對人物的深度剖析能力,他能get到韓寒的中二和文青。
我想這也是多年話劇創作與表演給他留下的經驗。
而《抓娃娃》中的馬成鋼,已經步入中老年的隊伍之中了。
沒有沈騰,這部電影絕對就缺少了靈魂。
而他最拿捏人物的點,在於沈騰能夠放大喜劇中「諷刺」的意味。
部分觀眾認為《抓娃娃》看得彆扭,支配了小孩人生的父母太可怕。
而這,正是電影要表達的內核。
之所以「可怕」,絕大部分來自於馬成鋼絕對的自信,和自以為是的感動。
沈騰演得太逼真了,在他的臉上,觀眾甚至一度覺得這個人是真的愛孩子,將自己全身心都付出在了孩子身上。
可這種一個人的感動,對於小孩來說終究是一套枷鎖。
連上廁所都被監視,這多麼可怕。
沈騰偏偏演出了馬成鋼的「理所當然」。
在廁所安攝像頭理所當然,訓斥不成器的大兒子理所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也當然是「理所當然」。
太過於自然的表演,以至於大家觀影期間會看到身邊人的影子。
尤其是最後馬成鋼看到孩子得知真相後的崩潰,他心裡瞬間湧出的那股火,真實得不得了。
那一刻,螢幕前的觀眾也開始憤怒了。
沈騰在電影中扮老,吃飯邋遢甚至還能穿上家政人員的不合身衣服。
已經票房第一了,依舊不忘初心,用消遣自己的方式來娛樂大眾,這難道不值得一個贊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