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馬達 故事來源:陳昌明
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個人能在一個工廠連續干15年以上的,那他老了基本上是不會過得太差的。
不管他這15年有沒有當上一官半職,或者是有沒有翻倍漲工資,更或者15年來一直還是最普通的員工,但當退休了,他的生活都會遠超很多同齡人。
我這不是瞎說,因為我和一位前同事的 經歷,就是一個很好對比案例。
我今年51歲,是一個初中沒讀完的農村人。
19歲時就離開農村進城打工了,那時候的我沒啥頭腦,覺得自己沒文化,也沒技術,就跟隨一幫老鄉在汽車站,接一些干苦力的臨時活。
有時候有活,可以讓我吃好喝好過幾天,但接不到活時,我就會餓肚子,還有為租房住宿問題而發愁。
剛進城的那幾年,我基本上在城裡都是過著飽一頓飢一頓的生活。
直到24歲那年,某電子廠擴招,需要一大批普工,不管有無工作經驗,只要手腳利落都招。
薪資雖然不算非常高,但人家卻能包吃包住,並且工資穩定。於是我就想都沒想,去進了電子廠。
那個電子廠是剛建立沒幾年的,規模不算大,員工也就100多人。
可工廠接的單子卻很多,我剛進去沒半年,就從原來的上班8個小時,慢慢變成10個小時,最後到12個小時都有。
我在這廠子乾了7年,雖然我通過在電子廠當普工,讓家裡的生活變得更好了一些,自己也結婚生子成立了小家,但是每天日復一日地做著同一種工作,上班時間長,下班後很晚了,只能洗澡早點睡覺,每天很少娛樂時間。
這種機械式的工作生活,讓我感覺枯燥,且掙的錢真的不算很高,只能說很穩定,但要想富裕起來就太難了。
所以,工作了第7年,明明車間裡都準備從老員工里競選班長了,可我還是選擇了辭職,去了做了來錢快的搬運工。
當時,我一親戚在縣城開了一家搬運公司,主要是接搬家、辦公室和送家電的活,因為是親戚,乾的都是體力活,親戚給我開的工資,比電子廠加班加點的工資還要高几百。
除了沒有買社保以外,這搬運工的上班時間鬆散,有活就干,沒活就休息,並且工資高,假期也多,這讓我覺得挺好的。
在我提出辭職的時候,身邊一些同事還有朋友,都在勸我別輕易不幹了,畢竟我都在這個廠子工作了7年,社保也繳納了6年,堅持下去准能升職漲工資,而且也有工廠代繳社保,以後老了也有退休金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