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馬達 故事來源/劉新元
「人生下半場的幸福,靠的是什麼?」
我想很多人都會這樣認為:人生下半場幸不幸福,是靠我們手裡的錢和固定資產決定的,只要手裡有房有車,有存款或退休金,那老了就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畢竟,有錢才能把生活過得有質量,有錢才能讓我們養老無憂。
說實話,金錢對於我們晚年生活的影響確實有很大,但要真論起晚年能否過得幸福,金錢不是唯一的評判條件,更多還得取決於我們的子女有無穩定的工作。
為啥這樣說呢?因為我就是一個過來人,深知子女有無穩定工作,對我們做父母的晚年有多大的影響。
下面就用我和一位初中同學的晚年境況,跟大家說說具體是為什麼!
今年64歲的我,是一名國企退休職工,妻子差點但也是普通民企的退休工人。
我們夫妻倆的退休金也還不錯,加起來有一萬二,名下也有房子車子。
在外人看來,我和妻子的晚年應該幸福無比的,有錢有房又有車,不靠子女,都可以過得比很多同齡人要好。
但事實上,我們夫妻倆卻沒有因此過得多好。而原因就是我們養出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
當年,我和妻子為響應計劃生育,生了一個兒子後沒生了。也因為就這麼一個兒子,總想把他養成一個頂倆的孩子,因此我們從小就對他很是關心和培養。
兒子5歲,就被我們送去了幼兒園讀書,跟著像那些城裡人一樣,為了讓兒子更優秀,我們也瘋狂給他報了很多興趣愛好班。
兒子很小就學了鋼琴、書法、唱歌、武術等等,只要身邊同事朋友的家的孩子去什麼興趣班,我們都會給兒子也報一個,爭取不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兒子小的時候,也確實聰明,7歲就上了一年級,然後12歲就上了初中,17歲更是考上大學,雖然沒考上重本,只是個三本,但也算是個本科生。
當兒子考上大學後,我和妻子就對兒子的未來很是放心和憧憬了,覺得像我兒子這麼優秀,以後肯定會很有出息的。
然而,當兒子大學畢業後,卻讓我們一點點失望透了。
我們本想讓兒子先找份工作,然後一邊上班一邊考公,這樣才有社會經歷,以後就算是考公筆試過了,到了面試環節也更有社會經驗,然後也更能被考官錄取通過。
但我這兒子,覺得考公要好好複習,畢業後就直接回到家裡備考,我們也拿他沒辦法,就只能好生伺候著他。妻子那會兒剛好退休,每天都把兒子當寶貝一樣伺候著,家務全包,兒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是她在忙活。
兒子呢,卻懶懶散散的,白天睡覺到大中午,下午才有模有樣地看會書,一到晚上又會跑出去打遊戲。
那時候,我都很替兒子著急,這樣的態度能考公上岸嗎?
果不其然,兒子回家兩年,參加了國考省考加地方事業編等等,大概有11場考試結果卻一個都沒考上。
最氣人的就是,有個地方事業編的考試,明明招兩個人,兒子筆試也在第二名,結果面試後,卻被筆試第三的給頂出去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當時我還以為對方是走後門,還跟妻子去找人去要了個理由,但對方卻告知,我家兒子面試真不咋地,一問三不知。
後來,發現考公對於我這涉世未深的兒子來說,可能太難了,於是就各方面找人介紹待遇不錯的工作,早點把兒子送去工作。
我在國企單位幾十年,也認識不少不錯的人脈,隨便一拜託人,就給兒子找了三個堪比體制內的工作。
一個是去我們當地發電廠的,一個是去第三方食品質檢公司的,這個和兒子學的專業有點對口,還有一個是去某體制內下屬的合同工。
這三個的工資待遇都是五六千以上的,一樣是周末雙休、五險一金齊全,是不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
但對兒子來說,卻一點也不珍惜,叫他去發電廠,他嫌棄地方偏僻,叫他去質檢公司,可他就說不喜歡。
原本最後去當合同工,他也是不想去的,但被我用「鈔能力」給拐去了。我說他只要去了這個單位當合同工,我就會給他買一輛10萬左右的轎車。
一畢業就追著我們買車的兒子,一聽到這麼大的好處,就乖乖去當了合同工。
我心想,兒子這麼踏實地干,加上我也跟幾個領導人有點交情,兒子幹個幾年,說不定也是可以轉正成為體制內的。
誰知道,我這兒子卻太浮躁了,乾了一年半,被他的幾個高中同學一吆喝,就辭職去創業了。
我和妻子勸也勸不住,兒子也總是說,做死工作領死工資沒前途,他就想按照他的路子走。
我們也不好打擊兒子的志向,於是只能默默支持兒子,為了兒子能創業成功,我前前後後掏了10多萬元,給兒子投資。
兒子當時開的是網吧,和幾位同學一起整了個大店鋪,一開始開業的那頭幾個月,倒是紅火,賺了不少錢。
半年後,熱度過了,就慢慢倒虧了,最後一年不到就因為沒多少人來,收不到錢交房租,幾個合伙人也不合理管錢,就倒閉關門了。
創業失敗後,兒子就認為我們這邊的四線城市很難賺錢,又跑珠三角去奮鬥,這麼一去就紮根在外頭一樣,很少回家來了。
如果兒子能在外面好好工作掙錢,忙得回不來,我們也會欣慰的。
但是我那兒子,做什麼都三分熱度的,去珠三角待了8年了,中間換了七八份工作,就沒有一份工作是超過兩年的。
到現在為止,兒子都33歲了,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沒找對象,在外面的生活開銷,還要我們夫妻倆幫忙掏錢才足夠生活。
我和妻子現在雖然是退休了,退休金很高,也有房有車,養老條件非常不錯。
但有這樣沒穩定工作的兒子,我和妻子哪裡能過得好,天天要想著給兒子省錢存錢娶媳婦,也為了支持兒子各種生活所需,不停地操心。
退休後,為了兒子,我和妻子也都沒怎麼去旅行過,吃喝都得很省,根本感覺不到那種退休後的幸福與美好。
而和我相反的是,我的一位初中同學老李,卻過得和我們不一樣。
他自己是普通的民企退休,退休金還沒有我的一半多,而他妻子是在家務農的農民,沒退休金,並且他們的獨生兒子,學歷很低,才中專畢業。
總的來說,他各方面的條件都比我差,收入也沒我家的高,但如今老李的養老生活,反而比我好百倍千倍。
他們夫妻倆早早就不用幹活了,每天吃飽了不是去散步逛街,就是去旅行,還有就是帶著孫子到處玩樂,不知有多幸福。
而擁有這麼幸福的生活,卻來自他那學歷不咋地的獨生兒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老李的兒子比我家的大4歲,人挺內向的,學習也不怎麼好,考高中沒考上,就去讀了中專,然後中專畢業後就去了某酒店工作。
雖然學歷不高,但老李的兒子卻很踏實能幹,在那家酒店一待就是17年,沒換過工作,並且也從小小的普通職員,干到了酒店經理的位置。
聽說他的年薪高達20萬,未來還有機會調到總公司工作,那工資又得往上走。
除了工作穩定且很有前途以外,老李的兒子在生活上也很爭氣,娶了個當教師的兒媳,還給他們家生了一對孫子孫女。
不管是買房買車,還是結婚生子,更或者後面的養娃,老李的兒子都沒讓兩老幫忙,全都是他們年輕人自己搞定的。
老李夫妻倆也就在孫子還小時,幫忙帶了兩年多,其他時候都是各過各的,讓老李做了個自在的閒人。
如今,雖然說老李夫妻倆的退休金沒我高,也沒自己的房子車子,但卻比我現在的生活幸福多了。
我退休金高,那都只是個數字,根本不能讓自己完全享受,還得為了兒子未來生活而操心操肺,還不知何時是個頭。
就這樣,通過我和初中同學的對比,我想大家也會發現:人生下半場幸福與否,其實和子女有無穩定的工作息息相關的。
子女有穩定的工作,可以養活自己,做父母的就可以少操心,未來也能得到子女的更多孝順,那麼老了固然能過得幸福。
可相反,子女沒有穩定的工作,我們依靠不到不說,反而一把年紀了還要為子女付出,那就不要想晚年會過得多好了。
就像我兒子一樣,30好幾了,沒個穩定的工作,什麼都還要靠我們做父母的給予,這讓我們哪裡有多餘的金錢和精力去享受退休生活。
雖然說只要父母肯放手,自己的退休金自己享受,一樣可以過得很好,但是為人父母的,哪裡能看著自己的子女吃苦受罪不管,然後自己卻在那享福呢?我想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晚年的幸福,我們拼的不再是金錢和什麼固定財產,而是拼我們的子女是否出息,是否有穩定的工作。只有子女不用我們操心了,晚年生活才會幸福自在,大家說對不對?